嘉峪关市文化馆全方位发力推动文化事
年,嘉峪关市文化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繁荣和发展为主题,以文化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根本任务,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全年群众文化活动共开展90余次,公益讲座60余次,惠及群众25万余人(次)。
亮点一:双拥工作持之以恒开展
文化馆将双拥活动与平时工作相结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双拥工作,以文艺活动为重点,注重实效,大力提高全馆职工的双拥意识,推进文化拥军,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在年传统节日新春小年之际,由中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主办,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嘉峪关市“双拥”办、嘉峪关市文化馆共同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迎新春进军营慰问演出在驻嘉部队礼堂激情上演,为全体官兵奉上了一场温暖的视听盛宴。
亮点二:雄关大展厅实施精品战略
为了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文化产品供给,嘉峪关市文化馆开设了雄关大展厅。本着“高品质、高水准”的质量要求和“不间断、无缝隙”的展览频次,年举办各类展览24场(次),展览天数天,受众余人(次)。
一是以重大节庆日、重大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特定题材展览,比如为迎接年元旦举办的《文化·创意·生活——嘉峪关市文化馆文创作品展》,春节期间举办的《雄关画家绘雄关暨嘉峪关市第26届迎春美术作品展》,妇女节期间举办的《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素心墨韵,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周年女性书画展》,儿童节期间举办的《第九届少儿绘画作品展》,喜迎国庆举办的《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等;
二是加强与周边地市的书画交流,积极发挥文化馆的平台作用和影响力,举办的有较大影响的展览有《丝路墨韵·大美雄关——甘肃省十四市(州)美术作品联展》,《往西走——盛沉油画作品河西展》,《笔墨武阳·翰墨雄关——嘉峪关、定西漳县文化馆书画交流展》,《年“春雨工程”大展台——嘉峪关·宝鸡丝路风情摄影展》,《三地情源——嘉峪关、白银、庆阳三市书法美术作品联展》。通过引进这些高规格高水准的展览,对加强区域间文化艺术交流,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将“高质量、优品牌、创精品”的文化精品战略进一步提升。
开展“雄关大展厅”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展览的辐射功能,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民前进,推动社会进步;另一方面让艺术家成为美术知识的普及者、美术教育的组织者和文化艺术的传播者,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与艺术家的互动中,体验艺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从而全面提升审美素养。
亮点三:市民艺术大讲堂开创优质培训
“市民艺术大讲堂”遵循“推广艺术,传递信息,展示内涵,搭建平台”的理念,通过举办市民喜闻乐见的精品系列讲座,推动形成普及文艺知识、活跃文艺形式、全民参与、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开办讲堂,内容涉及书法、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等门类,力求形式多样,雅俗共赏,全年举办16期。
如组织开展了《雄关人才扶持计划(团队)项目——大美雄关美术创作工程》,分6期的开展集中培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课程,有高端专业讲座、深度主题研讨、艺术考察与写生示范等形式,理论与实践并重。
承办了年全省文化馆系统舞蹈、声乐专业人员培训班,我市各艺术团体、学校声乐舞蹈教师、市舞协会员等余人(次)参加了培训。
不定期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三镇、社区、校园开展群众文化辅导活动,年,下乡镇辅导30余次,进社区辅导20余次,进校园辅导20余次,辅导人数约3万人(次)。
“市民艺术大讲堂”把文艺的种子真正播撒到基层,成为全市文艺人才的培训基地。
亮点四: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承办了年春节社火展演及正月十五的“唱响十九大·欢度中国年——嘉峪关市年社火展演大赛”活动。组织开展了“嘉峪关芨芨草编扎工艺”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共有余名社区居民和上万名师生参与其中。组织参加了丝路记忆·西北五省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组织举办了非遗保护·中国实践——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嘉峪关市专场晚会。开展了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知家乡·说非遗”——省级非遗项目“嘉峪关故事传说”讲故事大赛。参与组织了全市“唱红歌、颂祖国、感党恩”歌咏比赛。组织开展年戏曲进校园、进社区及戏曲进农村·文化赶集系列活动,完成了全市城乡19场演出,2万多名城乡群众和学生观看了演出。组织开展《梦回嘉峪关》大型原创广场舞免费培训及演出工作,舞蹈文化志愿者深入到社区、农村,学校等地方开展培训,三区各社区文艺骨干以及舞蹈爱好者等六千余人次接受了培训。组织了近千人的队伍进行《梦回嘉峪关》原创大型广场舞MV的拍摄。
亮点五:手绘文化墙扮靓新农村
嘉峪关市文化馆有这样一支文化志愿者队伍,成员由中美协、省美协、省书协、市美协会员及书画爱好者组成,年龄从50后到80后。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各个村镇,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年从5月份到8月份,这支墙画志愿者队伍分别在新城镇新城村八组、新城镇泥沟村、新城镇长城村、文殊镇塔湾村一组等村镇绘制76幅全长共计多米的文化墙。
墙画因村制宜,以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传统国画与习总书记的讲话、村规民约、经典诗词等相融合,让每堵墙壁都会“说话”,让“文化墙”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政策明白墙、美德教育墙、文明新风墙,使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更接地气,易于接受,受到了农民朋友们的喜爱。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作为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嘉峪关市文化馆全体干部职工始终牢记使命,注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福祉和文化自信,努力为开创文化服务新局面贡献更大力量!
(此文在《甘肃文苑》冬总第59期刊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zz/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