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在线我游诗中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嘉峪山麓,始建于明洪武五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更是万里长城防线上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嘉峪关’意为“美好的山谷”,市区南靠祁连山,北倚马鬃山,东接酒泉盆地,西为平坦的戈壁,地处走廊西段最窄处。而今的嘉峪关历经了战争和岁月的双重侵蚀而略显苍凉,但它曾让无数身处此地的文人墨客感慨万千: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坚定将士之心,于右任“边墙近处掀髯望,山似英雄水美人”的美丽孤城之景,施补华“暮宿嘉峪关,别酒破萧瑟”的苍凉寂寞之意等等,给嘉峪关增添了不尽的文化意味。今日,我们踏着诗人的脚步来到这座雄关,有幸亲历诗中美景,体会诗中情感。

沁园春?嘉峪关

西陇风光,千里长风,万里云飘。眺雄关嘉裕,边陲锁钥;祁连众脉,雪峰连绵。严关百尺,界连西天,丝路穿关通西域。三五里,锁西部咽喉,谁人敢犯?

中原如此富饶,引西戎族人竞折腰。然雄关如虎,镇守门户;神兵利器,固若金汤。冯胜骁将,用兵如神,七战七胜平河西。现而今,双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高二(1)班宋嘉宸

北陌平沙(明)戴弁北上高楼接大荒,塞原如掌思茫茫。朔风怒卷黄如雾,夜月轻笼淡似霜。弱水西流青海远,将台南去黑山长。远人遥指斜阳外,蔓草含烟古战场。

嘉峪关雄伟壮观的景色令每个初次相遇关城的人都为之赞叹。听过无数诗篇赞美它的景色,亲眼见到时还是不敢相信如此壮美之景竟然真的存在!嘉峪关是长城的起点,在祁连山和黑山的映衬下,显得更为雄壮奇伟。从建立至今一直保留着它的许多传统。《北陌平沙》一诗就体现了嘉峪关的壮丽。如今见到嘉峪关再品味这首诗,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嘉峪关城楼的种种——它的建造,它的故事,它的传承……无不令人惊叹。它守护着广袤的西北大地,无数英雄曾在此浴血奋战过。斑驳的城墙,矗立的角楼,嘉峪关似一位历尽沧桑、洗尽铅华的老者,此时沉默不语地伫立于隘口,安详地眺望着古今,守望着岁月。

高二(2)班吴雅雯、安芝萱

《北陌平沙》的前四句描绘出了边塞的荒凉景象,衬托出边塞战士不畏艰苦,保家卫国的决心。站在嘉峪关前,吟诵着“蔓草含烟古战场”,我亲眼目睹了城墙上的黄沙,关外依稀可见的拦马矮墙,城墙下的陡坡。看着这些场景,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刀枪剑戟相撞之声,敲打战鼓之声,好像自己已身处古战场上,豪情壮志及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高二(6)班魏睦柏

嘉峪晴烟(明)戴弁烟笼嘉峪碧岧峣,影拂昆仑万里遥。暖气常浮春不老,寒光欲散雪初消。雨收远岫和云湿,风度疏林带雾飘。最是晚来闲望处,夕阳天外锁山腰。

初到嘉峪关,它的雄伟气势让我震撼,它的气息让我触摸到两千年前的历史。这首古诗描述了嘉峪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历史传统。苍凉、荒无人烟的地方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治理,如今已经有了大片的绿地。工作人员的小心修缮使嘉峪关这一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建筑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站在城墙顶,登上角楼,向远处眺望,巍峨的雪山连绵起伏,仿佛还流溢着袅袅的颤音。向下方看去,大片的绿地充满生机,丝毫看不到昔日黄烟滚滚的荒凉景象,治理成果可见一斑!站在它的脚下,我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

高二(3)班李欣雨

嘉峪关前城内灯火城外沙,外人逡巡此关卡。古来征战平常事,今夕朔漠和平花。武帝多虑边关苦,两派张骞西域发。皇榜易揭一世诺,何惧沿途风雪沙。行者无疆连朔漠,奇功一件代代夸。

高二(5)班刘畅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二)(清)林则徐东西尉候往来通,博望星槎笑凿空。塞下传笳歌敕勒,楼头倚剑接崆峒。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

我曾经无数次吟诵林则徐的《出嘉峪关感赋》,现在我来到大戈壁,看到了荒无人烟的大沙漠,看到了嘉峪关雄踞隘口,体会着万千英魂没落之所在。有人说嘉峪关不仅是一座关,更是一座标榜着炎黄春秋的黄土碑。它用斑驳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畏艰险的不屈品格。

高二(4)班张子静

望着雄伟的嘉峪关长城,我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一幅幅壮丽的画面:刀光剑影,鼓角铮鸣,黄尘古道,烽火边城……抚摸着粗糙的墙身,我们感到了历史的厚重,更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我们将美好记录在一张张照片之中,收获满满地结束了这一天的行程。

扫取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zz/6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