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欢在哪儿阅兵

古人喜欢在哪儿阅兵?

  

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早在古代,阅兵就成了古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古代都在哪些地方阅兵呢?

  太庙准确来说,太庙非阅兵之地,而是阅将之地。古人尊崇祖先,凡有征伐之事,君王必先进太庙向列祖列宗祈求保佑。大军出征,天子要在太庙召见大将军及全军将校,授之以节钺(后代常授刀剑)。君王拿着斧钺的端首,把柄交给大将军,表示将节制军队的全权授予他。

  校场校场是古时候操练或比武的场地,偶尔也用来阅兵。想想也不奇怪,校场既可操练,当然也可顺便阅兵,这大概也是后世广场阅兵的发端吧。《水浒传》第12回杨志校场比武、《隋唐演义》第14回秦琼校场比武,其实都算小型的阅兵,阅兵者不是君王,而是镇守一方的将领。

  军营军营乃军队集中之地,在此阅兵自然十分高效、方便。汉文帝继位后,拜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驻军细柳。一次,文帝亲自来细柳检阅部队,见军队将令如山,井然有序,非常欣赏周亚夫的治军之道,赞誉其为“真将军”。

  水边古代水边阅兵也是常有的事。史书上记载最早一次阅兵是商末周武王孟津观兵,孟津是河南中西部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地理位置很重要,武王于此阅兵实在有向商朝秀肌肉的意思。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前身是三国鲁肃洞庭湖检阅东吴水军的阅军楼。无独有偶,南京的玄武湖在南朝时也是检阅水军的地方,像宋孝武帝、齐武帝、陈后主都曾在湖上阅兵,可谓开启后世海上阅兵之先河。

  都城古代许多帝王也很喜欢在都城阅兵,一来宣扬赫赫武功,二来提振士气。战国的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国力大大提升。他在邯郸修建了丛台,既用来阅兵,也可观赏歌舞。北宋灭了后蜀,宋太祖特意在开封明德门到皇城间的天街列开大队人马,接受孟昶的投降,真是阅兵、受降两不误。

  边关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派精兵,护送中西亚各国使臣从嘉峪关经九边军镇“参观”。最后朱棣在北京怀来进行了大阅兵,各国惊惧,连宿敌帖木儿国都拜服了。

  皇家园林清朝皇帝阅兵有五大场所,包括南苑、卢沟桥、玉泉山、多伦诺尔(今内蒙多伦)和畅春园。这些多是皇家园林。郎世宁曾画过一幅《乾隆大阅图》,很逼真地描绘了乾隆南苑阅兵的盛况。为何清代皇帝们中意在皇家园林阅兵呢?想来第一是因为那里安全,第二皇帝也是人,阅完兵还可以游猎一番,何乐而不为呢?

(《老年文摘》第期)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ly/6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