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游敦煌与嘉峪关

(一)

穿越了无数山洞之后,耳鸣渐渐强烈起来,我第一次踏上了高原的土地。手腕上的表指向上午九点,这里也是沿用北京时间,此时的路边,晨露在微现的阳光下闪闪发亮,耳旁,充满归家愉悦心情的方言里洋溢着大西北的节奏。

车向金昌市区驶去,视野里布满了土山,上面生长着一丛又一丛的骆驼刺。就在连绵不绝的山丘之间,是这条窄窄的公路。有成群的孩子在嬉闹歌唱,吹得红红的脸上荡漾着单纯的快乐。西北的空气干燥得让人几近窒息,我的嘴角开始起泡,我的思念停留在一年前的江南小城。

(二)

20天的苦差之后,和同事选择了嘉峪关作为计划外旅行的第一站。出生在秦皇岛的我,自然地向往着万里之外的长城终点。我一直在想,宁静的西北能否让我看到一个真实的大漠丰碑。朋友的一声惊呼打破了我的沉思,“雪山!”。是啊,是连绵不绝的祁连山脉,覆盖着夏季掠过的雪痕,对于我们,这真是一份惊喜。车窗外透来丝丝寒意,我伸伸手指,铁路和雪山也就一个指头的距离。如果站在山脚下,是否会仰望寻找那雪莲花。

(三)

嘉峪关干净清新,全然没有常年被风沙洗礼的痕迹。离市区中心不远便是闻名的长城尽头,特意在夕阳斜披的时候信步过去,于是一片洒着金光、绵延的城墙展现在我的眼前。长城的这头是绿树成荫,那一头却是无尽的荒漠。在两边反复穿梭,我仿佛在不同的时空中来回跨越,想象着守城的士兵,和负重的骝马。那一级级破败的石阶究竟在诉说着什么?

进入荒漠深处,有一个不起眼的小亭子,以为是古人饮酒作诗,又或者凭栏远眺之处;走近不禁哑然,全部是“某某到此一游”的嚣张,和落俗的石桌椅凳。远眺嘉峪关,是那样地孤独落寞,千百年来,它就如此日复一日地守侯在这里,应该也有过不耐吧。它没有山海关的赫赫名声,也没有八达岭的华丽招摇,更谈不上什么雄伟壮观,但它独特的固执依然能触动我的心底。

(四)

火车奔向敦煌的一路,我都是兴奋而紧张的。兴奋因为那儿是我学生时代就梦想的地方,而怕心中太过美好的想象让我失望则使我紧张不安。敦煌有它海纳古今的气势,更有细腻绚目的光彩;它记载了中国人民的辉煌,也盛满了中华民族的屈辱。那该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博大得可视天地如无物!偶识的同车人不屑地说敦煌有什么好,我笑笑,是我太过幼稚还是他太过清高,这都并不重要。

(五)

敦煌有着极其昌盛的时期,汇集了汉、回、藏、西夏等许多种文化背景,而这一切几乎都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上体现了出来。而仿佛突然之间,我就不可置信地站在了这宏伟石窟面前。元、隋、唐、宋,完完全全是一座佛教艺术的宝库。

同行的朋友是个地地道道的“艺术迷”,她对敦煌的热爱简直让人瞠目,因而我也多了一个极佳的向导。置身敦煌,就不得不想到当年的王道士,他的形象犹如一个中国文化的罪人深深地扎根了。可是,我却看到了为这位道士立的雕像,一个瘦小的身躯和那双茫然的眼光,刻着发现了敦煌宝藏的满足感。或许,这就足够了吧。

(六)

参观完仅仅开放的十个洞窟之后,意犹未尽之余,朋友挥着手中敦煌画册和几个恰好在这里作画的敦煌研究院艺术家聊了起来。他们都有着西北人的热情,和画家职业的豪放特性,几句之后便主动提议带我们去几个不开放的特窟参观。

“特窟”,光看这叫法就知道我们此行该是多幸运。大胡子画家亲自做起了我们的导游,敦煌最华丽的壁画、最棒的雕塑和那双面的飞天于是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找双面飞天时,窟内还有两个白人游客。我们几个,借着那一盏小小手电筒发出的光芒,执著地仰头寻遍每一个角落。莫高窟并不是一个特定年代的产物,那种永远只能仰视而不可及的感觉倏然涌出。

(七)

“羌笛何须怨杨柳,西出阳关无故人”,想象中的阳关该是一个寸草不生,毫无人烟的地方。它距离敦煌七十公里的路程,即便来敦煌的游人也极少踏上那片土地。

偶遇的画家朋友提出带我们过去游览,并约上他一位家在阳关的朋友一同前行。现在的阳关,对于过客,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城头了,立在一个小小的沙丘之上,就仿佛是孩童匆忙之中潦草用泥土堆的“城堡”。除此之外,就是几个妇女牵着马匹对我们仅有的几个游客吆喝招呼。

正在失望,阳关朋友走了过来,用手朝着关外的远方一指,缓缓说道,“那里曾经是极其繁华的都市”。原来出了阳关,竟然仍有繁荣的景象。据说如今在那片已无人生活的地方,还可以拾到古时人们留下的物件,围棋子、古钱币和各种器皿。不知是什么样的灾难,让那里突然之间就人烟散尽,给后人带来无限的猜思。人类是否真的经历过许许多多从极度繁华到一朝泯灭的时期呢?

(八)

在阳关,还有一样颇为出名,就是葡萄。我第一次站在葡萄园里边摘边吃,那种感觉真是说不出的高兴。当我们抬着满满一大箱的成果离开时,接到了远在深圳哥儿们的电话。那头的他听着我讲述纯净的嘉峪关、令人惊叹的莫高窟和采摘的乐趣,不由地羡慕了。

我却在遗憾,匆忙的时间决定着我们短暂的行程,我究竟体会到了西部的什么?作为景点游览的黑山嘴、鸣沙山,带着探索去发现的嘉峪关、莫高窟,意外所得的阳关,其实都还只看到了皮毛。

年8月17日记

逢大学同学整理通讯录,便在电脑中翻出这篇很多很多年前的故事,我自己已经遗忘的。但再次读来,当年那些竟清晰再现眼前,以至于我们在哪里拍了哪些照片,还能记起。

说来也巧,今天当是同行同事的生日。如今,她在美国,我在纽村,偶有联络,生活美好。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病好
专业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ly/64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