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卧四疆,雄守中原中国四大名关
华夏民族文明自古就是一个农耕民族的文明,一直以来就面临着北方少数游牧民族的威胁,所以中国的大部分将领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更好的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像卫青、霍去病的敢于将防御战打成进攻战的英雄将领毕竟是少数。所以将领们为如何巩固北方防线伤透了脑筋。为了更好的防御,采取必要的防御工事是很有必要的,秦始皇修建长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几千年的对抗历史中,各类要塞关口的作用不可忽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最有名的,为守护中原立下汗马功劳的四大名关——山海关、嘉峪关、潼关、友谊关。
山海关
山海关是不可动摇的天下第一关。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写过一首诗来描述山海关的雄壮:长城远岫分高下,明月寒潮共往还。山海关是东北热河地区进入中原地区的必经之路,在守卫东北边疆的过程中起到了“京师屏翰、辽左咽喉的作用。山海关连着高山和大海,所以叫做山海关。明朝的时候,为朱元璋打下天下的大将徐达被封为中山王,明朝建立后继续发挥自己的军事天赋,负责镇守东北,在此修建了山海关。壮丽的山海关背后是几百年来的风雨战争,他现在还没老,依然凭借高耸的城楼和坚不可摧的墙壁雄立,只不过他应该很高兴看到,持续了很久的战争结束,和平的年代到来了。
山海关嘉峪关
自古山海关是长城的起点,那么嘉峪关就是长城的终点了。嘉峪关在历史上被用来防御西北地区的吐蕃民族。吐蕃在这个关口与大明军队展开了无数次的生死争夺,然而几乎每次明军都能牢牢的把吐蕃军队打退,这与山海关的坚不可摧是有很大的联系的,嘉峪关一开始只是一个六米高的小城,而中原政权逐渐注意到了这座小城的作用,开始对它的修缮和加强。经过了几千几百年的发展,嘉峪关的面积比以前大了数十倍,如今他依然屹立在中国西北,俯视着这个他保护了很久的民族。
嘉峪关潼关
潼关是非常的险峻的,他与山海关是中国境内最凶险的关隘,但是这个关隘是前往洛阳和长安的重要十字路口。这座雄关一般遭受的是国内政权的争夺,他们都想控制这座连接两大古都的关隘,在这个雄壮关口中间唯一的小路,竟然只允许一人一马通过,这也可以看到这座关卡的险峻。在这座潼关上,可以看到几千年战争留下的无可愈合的伤疤。
潼关友谊关
友谊关在刚出现的时候叫做雍鸡关,在历朝历代中他的名字不断被更改,建国后正式被改为友谊关,所以他的知名度并不高。这座关卡位于中国的南方,是中原民族防御西南少数民族的要地,是中原通往交趾(今越南)的道路要冲,在历史上也是从来没有离开重兵的把守。在近代历史上这座关口也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与越南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抗日战争时的镇南关大捷也与这座关口有关。
友谊关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zz/13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