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了雁门关造字,杨家将死守雁门关,

昨天介绍北京长城,今天继续介绍我们中国代表性建筑——长城。一段长城是5A长城,你知道有几个?雁门关、金山岭、嘉峪关都是5A景区,大名鼎鼎的八达岭联合慕田峪才申请成5A,可见这三段长城独特性。那么,我先带您走进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所在的雁门山属于太行山脉,就其地理位置而言,在古时候属于交通要到,而且易守难攻,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说到兵家,就要聊聊杨家将与雁门关的故事。

在北宋时期,雁门关以北地区紧邻农牧交错带,是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角力的前沿,当时杨家将镇守的金沙滩古战场就在这里。第二次幽战大战时,宋太宗本欲以三路大军收复燕云失地,却在东路失利之后,慌了手脚。他先让潘美与杨业率领的西路大军退回代州,之后又让其北上掩护云、朔等四州民众内迁,但此时辽军势力正猛,杨业本提出北上攻打应州,以威胁辽军侧后,诱其东向,这样云朔民众也好脱身。但王侁说他一向不敢与辽正面交锋,是另有打算,与潘美一起逼迫他明知是不归路,却不得不赴死沙场。最后,他临行特别约定一定要在陈家谷接应,以免全军覆灭。然而杨业苦战不迭,退到陈家谷时,王侁登上城楼看不到杨业,便以为杨业已战胜忙着去邀功,后来看情况不对却与潘美早逃之夭夭。

说完杨家,再来说说武则天和雁门关的故事。武则天登基之后,为了显示自己文学功底,当时开始自己造文字,她一生共造了20多个新的文字,可惜很多现在都不用了,其中“照”也是她所造的,也是唯一还在用的字。那么武则天造字和雁门关有什么关系呢?武则天有一次巡视雁门关时,再一次开脑洞,在这里造了三个字,分别是“人杰”、“险”、“埊利”。武则天所造的“人杰”中的人,其实是上面“一”字,下面“生”字,由于打不出来,所以只能用我们熟悉的“人”。再来看“险”和“埊利”,这两个词语形容的是地势,都是在城门楼上。“险”就是现在的“天险”,武则天为何要自创出“天”字?其实仔细看她所写的字,上面是草字头,可以代指粮食,中间的“田”字是指国土,下面的“戈”是指军队。总结出来,就是大量的粮食、广大国土和精锐的军队,这才是一个国家富强的三要素。而“埊利”其实就是“地利”,武则天认为只能是有山有水有土才能算地,所以自创“埊”字。这就是武则天的造字故事,来到雁门关,一定要来认一认这些字。

雁门关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赵武灵王、李牧、李广、王昭君、阎锡山等等,都和雁门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了,雁门关的景色也绝对是一流的,不然怎么武则天会称它为天险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xw/1432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