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四郡在哪里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81/

这里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丝绸之路西去的咽喉,这里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名胜古迹灿若星河。

武威天梯山石窟、瓜州榆林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等,大大小小的石窟星罗棋布点缀其间,这里是“石窟艺术走廊”。

大漠孤烟、边塞烽火、胡笳羌笛、丝路驼铃、嘉峪关、玉门关、阳关、瓜州、凉州、沙洲……这里是众多古诗词绝世佳句的发生地。

一起出发吧,奏响丝路交响乐,探索河西四郡的过去与现在,展开一趟别有韵味的,甘肃深度人文之旅。

何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的中部,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附近,南靠祁连山,北临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因地处黄河以西,南北都是陡峭的高山,形似走廊,故被命名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恰好在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温暖湿润的海洋季风到此便停住了脚步,这里有着肥沃的土壤,茂盛的草场,正是西域游牧民族重要的物资来源。

秦朝末年,匈奴逐渐强大,掌控了整个河西走廊,为了获得物资,更是频频侵扰中原。秦国采取防御战略,著名的长城就是为抵挡匈奴所建。

到汉朝,汉初为了战后休养生息,更是对于匈奴颇多隐忍。西汉在文景之治迎来国富民强的时代,汉武帝怀揣少年雄心,决心打破被匈奴压制的局面。

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被困十年。

公元前年,匈奴内乱,张骞历尽千辛万苦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

霍去病河西之战

公元前年,汉武帝任命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为大将军,开始了接连两次的河西之战,重创匈奴。占领了河西大部分地区。

河西战争之后,匈奴大势已去,他们屡屡战败,不得不最终归降。自此丝绸之路便开启,汉朝也打开了走向世界的大门。

何为河西四郡?

为了更好的巩固抗击匈奴的结果,控制河西走廊,同时让其发挥连接西域的作用,在安置投于汉朝的匈奴人之后,汉武帝开始向河西地区移民屯垦。

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立重镇,“列四郡,据两关”,其中的“两关”是指阳关和玉门关,“四郡”则指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名字为汉武帝亲自命名,各有寓意,并沿用至今。

酒泉郡

酒泉:因“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名。据说,霍去病带领众将士行至此地,已经弹尽粮绝,但城内的一条泉水,将士们饮用此泉水后便士气大增,一举拿下城池。

酒泉郡是河西走廊四郡中最早设立的郡,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偏西的黑河支流北大河边,抬头南望,祁连山的皑皑雪峰如在眼前。

作为西部名城的酒泉市(今榆林所在的榆林县,敦煌所在的敦煌市都属于酒泉市下辖),如今又拥有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卫星发射中心,集人文资源与高科技资源为一体,成为西部地区的文化旅游之地。

武威郡

武威:又称凉州,是为了纪念霍去病骁勇善战,攻破匈奴,的武功威武之势。

武威,位于石羊河中游,是河西走廊东端的重要城市,唐代诗人岑参有“凉州七城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之句,称赞其国际化和繁华。

武威处于河西走廊的东端,自古就是富足之地,为河西最大的堆积平原,兵家极其重视之地,古时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称。

武威历史悠久,出土于武威市雷台汉墓的文物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年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张掖郡

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寓意夺得河西走廊,断掉了匈奴的右臂,为汉朝则张开了臂膀,有雄飞之势。

张掖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自古就有“金张掖、银武威”的美誉。

流经河西走廊的黑水与弱水在张掖交汇,再加上祁连山雪水形成的数条地下河,令这里的水土相当肥美。

雪山冰川、森林草原、彩色丘陵、田畴沃野、湿地候鸟、荒漠沙丘等地貌交相辉映。

敦煌郡

敦煌,有盛大之意,象征着汉王朝的恢宏盛大,既有彰显汉王朝的强大之意,也有震慑西域各国臣服之意。敦煌一度成为东西文明交流的中心。

敦煌,是汉朝布置在河西走廊西端的重镇,由于荒漠干燥,昼夜温差大、水分渗漏快,出产的瓜果异常甜美,因此在唐代敦煌又改称“沙州”、“瓜州”。

敦煌既是河西走廊的终点,也是通往西域诸国的起点,古人称“华戎所交,一都会也”。丝绸之路的开辟,使敦煌成为东西方文明的荟萃之地。

敦煌最先受佛教传入的影响,成为我国早期佛教的中心之一,留下了丰富的佛教典籍和石窟艺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xw/1428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