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明确年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
嘉峪关市明确年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任务
嘉峪关市明确年城乡一体化建设七项重点任务,具体目标是:年,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5.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农业农村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我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农业转型,深化精准帮扶,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扶贫攻坚和双联行动,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重点任务
重点任务是:一要狠抓示范带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扩大正大新农村现代农业合作示范项目、野麻湾高新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文殊镇恒翔现代农业示范中心等规模,培育更多示范基地,继续推进“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加快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在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培育壮大精细蔬菜、优质林果、高效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产品品牌,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水平。着眼做精做优,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二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进一步加大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力度,推进城市交通、供热、供排水等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护,完善农村路网建设,完成全部农村危房改造。统筹考虑各村资源、产业等因素,整合资金、集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持续增加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投入,探索多形式的治理模式,集中解决农村脏乱差、垃圾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美化等问题,加快推进峪泉镇建制镇示范试点建设,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三要依托乡村旅游,打造特色文化村镇。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华强方特欢乐世界、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凸显丝路文化、边关文化,发展个性化、特色化乡村旅游。建设村史馆,举办农产品和农耕文化展示活动,开发传统文化节日体验游、地域文化互动游、乡村风光游、冰雪风情游等旅游产品,培育特色旅游村镇。按照“吃好饭、睡好觉、洗好澡、上好网”的要求,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加大乡村旅游家庭旅馆、星级农家乐、休闲农业、示范性房车营地等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公厕、停车场、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纪念品,提高旅游人均消费。
四要夯实科技支撑,强化服务农村发展。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农机农艺融合、健康养殖等实用技术的应用。强化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优势,积极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收储加工、订单销售、物流配送、农村合作金融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促进产销衔接,让农民在服务城市的过程中有更多收益。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优化农产品检验检测流程,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五要培育现代农民,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吸引、鼓励大学生、民营企业主、技术人才等回农村创业,加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农民培育力度。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突出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现代农业技术等内容,分层次组织培训,扩大培训覆盖面,实施到户、到人、到产业的示范性培训。要抓好宽带网络建设、快递物流支撑、网店规模壮大、网络品牌培育、金融服务支撑、试点示范引领等工作,提升农村网店物流配送效率,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营销网络。
六要深化农村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不断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村。扎实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登记确权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转让机制,盘活农村资源,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和效益。完善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工作机制,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七要依托双联行动,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全面落实双联行动“八大任务”,推进“三大工程”,深化“”扶贫攻坚行动,抓好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1+16”配套方案的实施,把精准扶贫工作与农业农村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双联行动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细化实化措施、强化督促检查、完善责任体系,推动农业农村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严格落实部门责任,发挥牵头单位统筹协调、联组单位帮扶引导的积极作用,强化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管道”作用,在水电、交通、富民产业等各方面多出实招,在项目协调、政策宣传、帮办实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双联行动扎实深入开展、不断取得实效。
来自:中国甘肃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ly/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