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嘉峪关在行动共克万难我们冲在
位于五一南路的一处集中隔离点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最早设立的集中隔离点之一,这里隔离人员最多时达到人,随着一些符合条件的隔离人员相继解除集中隔离转为居家隔离,现有隔离人员人。10月28日下午,记者实地探访了该隔离点,亲身感受隔离点工作人员舍小家顾大家、与病毒赛跑为生命守护的感人故事,以及他们为我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辛苦努力。
疫情结束,我要好好为儿子做顿好吃的
医院建林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医院工作过79天。“去年没去成武汉支援,我特别遗憾。今年疫情突发,我们要义无反顾冲在一线!”姜萍告诉记者,医院19位医护人员在10月18日凌晨1点接到通知,凌晨3点就全部到达隔离点报到。
“刚来的时候也有心理压力,也担心会不会被传染,但是一两天过后,看到大家都拧成一股绳争分夺秒地工作,就什么也不怕了。”姜萍告诉记者,她主要负责防护物资的领取与发放,但大多数时候是协助护士长做工作,随时听候护士长调配,哪个岗位需要就去哪个岗位帮忙。采集核酸样本、消毒消杀、收集垃圾、统计核酸采集数量,等等,只要哪项工作缺人手,姜萍立马顶上。该隔离点共有3栋楼,最多的时候被隔离人员达余人,这余人第一周每天要各进行一次鼻拭子和咽拭子采集,7天以后隔一天进行一次采集;每个隔离房间每天产生2包垃圾,每天需要运转多包垃圾,加上各楼层的消毒消杀工作,医务人员每天的休息时间在4个小时左右,睡个囫囵觉都变得非常奢侈。
姜萍告诉记者,由于要穿闷热的隔离衣、防护服,带橡胶手套,她们19名医务人员全都不同程度出现了皮肤过敏,脸上、手上和大腿内侧都出现过敏现象,她的眼睛下面甚至因过敏起了大泡。直到物资保障人员为她们送来了治疗过敏的药物,她们的过敏现象才逐渐好转。
“我们来隔离点工作的人员,各有各的困难,但是在疫情防控面前,这都不叫困难,所有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让姜萍比较安心的是她的爱人在外地工作,23岁的儿子已经参加工作,家里没什么负担,她可以全身心投入隔离点工作。“最不放心的是孩子的吃饭问题。”姜萍告诉记者,儿子以前很少自己做饭,她来隔离点工作后,儿子每天就煮点方便面和青菜吃,她这段时间回不去,孩子已经学会做简单的饭菜了。“我家孩子不爱说话,但是他每天都会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gr/13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