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峰峦失忆也是一种幸福丹东本土
题字:宋月华
丹东作家(总第期)
年12月10日
农历冬月初七
孙守涛芒点迟凤忱丹东栗伟叶爱云
孙守涛·诗三首
“
”
虎山
辽东边地遇到十月
是群山静默的原因
有人望风而逃,有人弯腰嗟叹
只有虎山用挺直的身影
把一道边墙紧紧抱在胸前
那些守边的戍卒
从一个季节走向另一个季节
从一个昼夜走向另一个昼夜
从青春走向龙钟
空心敌楼上已找不到一枚沉睡的箭镞
马面城墙下也找不到女真人的尸骨
虎山久负国运之重,用守望
驮载蜿蜒长城,一段明王朝遗梦
头枕鸭绿江,西向嘉峪关走去
风像一个智者,不断翻阅史册
读刀光剑影,沙场点秋兵
读一只狼立于山顶
在大雪到来之前
用最后一滴血
染尽虎山的红枫
*虎山,位于辽宁省丹东鸭绿江边,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明朝边墙自虎山至辽西绥中与山海关至嘉峪关的长城相接。
老边墙村是不动的江山
三月。云雀每叫一声,辽东的春色就增一分
鸟声就是季节。青春云雀,三声鸣叫,老边墙村
就匆匆盛开在杜鹃染红的山坳
日子从小溪流走。老边墙叶落归根,混迹大地
成为大地的骨头。那些不翼而飞的砖石纷纷投胎脚下村落
带边墙胎记的新生儿,次第降落在春夏秋冬
王朝替嬗,老边墙村是不动的江山。三军散尽
数十间房屋连片,就是铁打的营盘。稍有缝隙
透过月光风声和外来信息。炊烟拥挤,像村童扭扯
一起,然后往事样悄然离去
还有什么爱,能战胜坚守。边墙,只是一种历史符号
自古多征战的辽东,边墙消弭,铸剑为犁。五百年前将士
值守疆界的墙下,一棵老栎树至今未娶。它用挺拔的爱
守护边墙记忆,用影子呵护三五麻雀捡拾明朝的光阴
*边墙,即长城,明朝叫边墙。老边墙村是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的一个行政村,因边墙(长城)而得名。
老边墙村
踩着苍老的长城,高不盈尺的断墙
谁踩疼了风中陷落的历史
晨光扫落边外星辰,旭日将鸡鸣镀上金色
长城的阴影,正好安放一个朝代的幽梦
隐匿的长城,成为大地的骨头
山雀呼唤三月的名字
山顶,一只羊喊出春天的高度和山坡萌动
风吹老边墙,也细点数炊烟的升降
关内的移民,曾用想家的笛声
把关外的大雪吹落下来
边墙的裂痕是吹不断的疼
村民心中,一道破败的长城春天般坚挺
我们的队伍迤逦前行,春天一路安排怀想
长城一点点矮下去,白云越来越高,蓝天越来越低
作者简介:孙守涛,山东济南章丘区人,客居辽东。主要写边塞类诗歌,曾刊发于国家主要诗刊和多媒体,少有获奖。
芒点·诗三首
“
”
划火柴
一群灰点
在林地迅速移动、聚集
很快组成火柴皮
而火柴头
早就恭候在那里
只等猝然一啄,但听
怦的一声
一团茅草被点燃
火焰骤然在耳边升腾
而眼睛
只看见向四面迸飞的灰点
散成枝头嬉戏的鸟啼
翅膀的急促扇动
把“扑棱棱”压缩成“怦”
那么多麻雀一起用力,但听
怦的一声,又一朵烟花被点燃——
冬天的树林里
麻雀们重复着划火柴游戏
乐此不疲
失忆的羊
失忆也是上苍的赐予
有时候是一种幸福的症状
失忆的羊,总是嘴里衔着青草
在草香里游荡
——唯一的遗憾是天黑了要回家
失忆的羊,眼含蓝天
一身白云
歌声里充满颤动的曲线
所以失忆未必是坏事
失忆的羊,一生只哭一次
猪是不一样的莲花
莲花开在哪里哪里是荷塘
猪睡在哪里哪里是猪圈
莲花吸收淤泥,净化出高雅和清香
猪挥霍粮食,睡得又邋遢又香
猪和莲花几乎是反义词
处处对着干
猪用又馋又懒又沉重又脏兮兮
反衬莲花的轻盈和圣洁
可是,当秋尽枯荷都凋尽
我在咀嚼一块红烧肉时忽然明白
猪的馋是为生长更多的肉
猪的懒是为储存更多的肉
猪在自己的身体里种地为了结出更多
名叫肉的果实
猪必须勤奋地吃了睡睡了吃
猪绝圣弃智甚至把悲伤和思念都省下来
堆肉成山。因此我要说
猪在冬阳下酣睡相当于莲花盛开
猪流下哈拉子相当于莲叶上滚落露珠
当莲花奉献莲子和莲藕
猪掏出更多的里脊、五花肉
以及血肠
因此我必须要说
猪是不一样的莲花
作者简介:芒点,本名张伟,辽宁丹东人。贾岛形模,孟郊词句;为人性僻,语不惊人。有零星诗句散见报端。辑有诗集《自白或轻微的事物随风飘散》。
迟凤忱·诗三首
“
”
一个人的时候
总会想起乡下曾经的
寂静村落快乐是
飞来飞去的蝴蝶
圈围篱笆憩落的蜻蜓
树枝条上窜下跳嬉戏着
打闹的麻雀
……如此多的奔跑
……如此多的喊叫
在我的身体已经失去
虚空无边际
黄昏时刻乳名的声音
是那一双
顺到手里的筷子
小小山村
这狭长的山谷太过幽深
这淼淼的溪流太过清凉
这些篱笆哦葵花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它们
向着太阳脸颊和山坡
一声咳嗽他回来了
沉默的身体给语言一种顺从
如此这棵叫做庄稼的烟缕
它的经营是白昼的劳作
它的静息是夜晚的梦境
夜虫
在低语寂静是
夜虫除了低语再没有
别的事情可做
在低语风已静息
双唇石头的倾听
仿佛融进了去夜
一件叫过去发生的事
那成为紫葡萄的
那成为白月亮的
带给我一个情不由己
渴望的脸颊
如何月亏
如何月盈
如何夜虫的低语
我的眼睛模糊了
但尚能
看见
作者简介:迟凤忱,中学高级教师,喜欢文字的排列。作品曾发表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绿风》《诗选刊》《北京文学》《天津文学》等多家报刊杂志。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丹东栗伟·诗三首
“
”
荒草记
大脑一片空白,醉酒后的状态
如荒野的一棵草,失去血色,筋骨
生长在记忆之中,梳理
稀疏的头发
月亮缓慢地升起来,银色的光芒穿透玻璃
此刻适合怀念,适合在这个秋天
奔赴一场遥远的葬礼,但不需要流泪
投胎,孕育,雨水与乳汁相提并论
接受阳光的恩宠
身体曾经涂满绿色,残留泥土的味道
时间成为一位推手,把生死的欲望
拉回现实
以羸弱的身体,抵抗衰老,挣扎、叹息、悲哀
在黎明前失踪,给秋天留下遗憾
雪花纷飞飘落,轻盈透明
温存地覆盖在身上,听不到哭声
只看见枯萎的影子
昂起头颅,从人间匆匆走过,被风嗤笑
石榴红了
果园中的鸟鸣
在绿叶间跳动,我的脸庞羞红
静静地等
等一阵风吹疼熟透的身体
等到月上树梢
牵住星星的手
穿过枝头继续往前飞
飞过池塘,飞进幽静的丛林
趁着夜色朦胧
剥开心事,流淌出鲜红的汁液
亲爱的,远处的蛙声富有节奏
水面波纹如笑
只有你,还没有到来
私语
一阵风吹来,吹皱
白色的裙裾
柳枝如纤影飘动
悬在虚渺的生活之上
倒映水中的影子
重叠影子
泛起涟漪,花伞成为真实的点缀
脚步轻盈
缩短与青山之间的距离
听不到远处的鸟鸣
只有深情地凝视
仿佛谁在诉说,一生的恩怨
作者简介:丹东栗伟,一九六五年生于辽宁丹东,一位诗歌的信徒,行走在尘间的孤独者!
叶爱云·诗三首
“
”
我站在洒满光线的桥上,佑人间福祉
大地盛满阳光和果实
季节正值盛年
我站在洒满光线的桥上
佑人间福祉
我相信这是心灵的真诚告白
你看那抹金黄是那样迫不及待
因为天空和大地
调色板都已经调好
我不抱怨西风
吹得我两鬓微霜,即使咽喉干痛
我也要歌唱秋水的流向和色彩
此刻,我双手合十,祈祷上苍
请拯救尘世间所有的苦
愿众生,无罪
秋
大地之上
月光之下
光阴正在隐退
叶子站在树梢
轻咳一声
似乎早已做好了
匍匐于尘埃的准备
也许人间的所有着色
都是始于想象
落笔于山水
月
走在时光的田野里
月就躲云的背后
每走出一步我都会恍惚
夜是昨日的谎言
还是今日的倾述
那似乎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路灯的迷惑曾让我的脚步变缓
让本来可以一眼看清的事物
不再为心所动
也许忘记你的最好方式
就是换上你从来没有见过的外套
或是一个不一样的发型
然后转换镜头
在来时的路上
和另一个自己,谈笑风生
作者简介:叶爱云,满族,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喜欢文字,有诗歌、散文发表于《诗选刊》、《延河诗刊》、《满族文学》、《丹东日报》、《丹东文学》等。从事金融工作。
THE
END
视觉排版|韩 樱
文内图片|雪 鹰
责任编辑|刘 峰
本期编审|徐 辉
乔德生
丹东作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gr/11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