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带团没啥讲了讲有用的诗词成语啊

财源滚滚

没啥讲了怎么办?很多东西可以讲,例如讲诗词成语故事啊,中国每个地方历史都很悠久,都有大人物大事件,有一些成语很有讲头,既丰富了你的讲解,还非常实用,你要是利用好了,还有潜移默化的铺垫作用,这里就举几个例子吧....先说甘肃,甘肃主体部分位于河西走廊,所以好多成语都与这条丝路以及汉朝历史有关。讲的是班超,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班超在少年时代,也读过许多历史等方面的书籍,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后来,班超出使西域,终于立了功被封了侯。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于是因为班超出了成语“投笔从戎”。西汉人张骞,因开拓了“丝绸之路”,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其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你就可以讲讲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西汉建国时,北方即面临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当时匈奴奴隶主贵族经常率领强悍的骑兵,侵占汉朝的领土,骚扰和掠夺中原居民。汉高祖刘邦都曾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七日,最后用计才得以解围。后来的惠帝、吕后,和文景二帝,考虑到物力、财力的不足,对匈奴也都只好采取“和亲”、馈赠及消极防御的政策。但匈奴贵族,仍对大汉各种骚扰。文帝时代,匈奴骑兵甚至深入甘泉,进逼长安,严重威胁着西汉王朝的安全。至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历经汉初几代皇帝,奉行轻徭薄赋和“与民休息”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进入了繁荣时代,国力已相当充沛。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凭借当时雄厚的物力财力,及时地反击匈奴的侵扰,将根本上解除来自北方威胁的历史任务,提上了日程。汉武帝即位不久,从来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在敦煌、祁连一带曾住着一个游牧民族大月氏,因被匈奴压迫,国王被匈奴杀死,部族被迫西迁到今中亚一带,重新建立了国家。但他们不忘故土,时刻准备对匈奴复仇,并很想有人相助,共击匈奴。汉武帝根据这一情况,遂决定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于是下令选拔人才,出使西域。张骞自告奋勇,愿意冒险,公元前年,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西行进入河西走廊,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九年后,敌人的监视渐渐有所松弛,一天,张骞趁匈奴人的不备,果断地离开妻儿,带领随从,逃出了匈奴地盘,进入焉耆,西行经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在大宛国帮助下找到了大月氏,尽管大月氏已经不想讨伐匈奴了,但是这次西行,却对西部有了深刻的了解,回长安后,张骞将其见闻,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对葱岭东西、中亚、西亚,以至安息、印度诸国的位置、特产、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说明。后来司马迁把这次出行叫做“凿空之旅”,后来形容一点基础没有,经过一次出访收获很大,取得了外交、商贸等突破,就叫凿空之旅。出自“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这句话,是说道路上的使者可以互相看见,往来做买卖的商人没有断过,这句话描绘的是丝路上使者、商旅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繁华景象。以上这几个就是丰富你讲解的,忽然来了一个有用的成语有用的:干戈是啥?武器啊,也就是要打仗,要死人的,是不友好的,玉帛是啥,是玉跟丝绸啊,我有丝绸你有玉,我喜欢你的丝绸,你喜欢我的玉,我们为什么不停止杀戮,做生意呢?这成语出自什么省我也不知道,总之这成语放在甘肃讲,再合适不过了,你说是不是呢?还可以把玉简单描述下..........关:边塞关口,照,进出关的身份凭证,出自嘉峪关。古时匈奴的单于自称为天之骄子,后泛指有才能、有影响的人。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虎穴说的也是匈奴之地,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也是描述大甘肃的。你讲着讲着又来了一句有用的:意思是放眼望去,全是玉啊。什么字能体现出来“玉”字呢?琳琅,你要介绍“王”字与“玉”字微妙的关系,这个在《导游带团实战一》中有详细的介绍,“王”字旁的字,其实最初不是王,是玉,“玉米的玉”,但是最下面提起来那一笔让那一点没有空间了,就简化了,成了王字旁了,“王”字在古代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字,“玉”字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王字旁的字一定不简单,例如“琰”意思是雕饰的美玉;治玉雕琢玉叫“理”;玉碰击的声音叫“玲”;玉做的信物叫“瑞”;再说一个词,玫瑰,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明明是一种花而不用草字头或者木字旁,因为玫瑰都要送给最美丽的人的,以前送给你心目中最美丽最重要的人就是玉,所以就用了玉字旁,所以玫瑰的意思就是“赤红色的美玉”的意思。琳琅的琳字是美玉的意思,琳琅的琅是玉类美石,琳琅满目就是这里美玉多啊。你看讲着讲着又来了一句有用的,是不是越来越在客人心中渗透了一点,原来我来了个产美玉的好地方。其他的成语诗词还很多啊,例如“雁足留书”,“男子汉”,“烽火狼烟”,再讲诗词,比较有名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朗朗上口啊,又借着玉门关继续说,玉门关是不是又跟玉有关?皇家用玉都来自玉门关边检,是皇家才有的,那是地位的象征,人和人自从有了阶级就注定有不同,其实今天也有阶级,人人都想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有了才骄傲,人人都不愿甘为人下;继续说,再例如一些诗词:“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真是句句离不开玉门关啊,还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夜光杯是甘肃的吧?你又来解释了吧?琵琶啥意思?“琵”字,上面双王下面一个比字,“比”是排在一起的意思,上面两个王,前面说了,“王”通“玉”,两玉在一起,就像两玉碰撞在一起美妙的声音,“琵琶”的“琶”字,“巴”有附着的意思,两块玉附着在一起,看汉字多么博大精深和美妙,你的客人肯定喜欢听这个,丰富了讲解,展示了你有文化,更重要的是铺垫了你想要的,一箭三雕。每个省都有这样的成语或者是诗词啊。各地区导游可以根据自己省份的特点,找到一些有用的诗词成语来讲解,既有知识趣味性,又有“科普”,一举两得,非常实用。用心,就会带好团。

本文节选《导游实战秘典》,更多精彩内容这里不方便转载(你懂得),需要的同行可以点击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cz/95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