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这五大项目完成后,嘉峪关美到你想
关城大景区五大项目是我市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织就“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亮丽纽带的一项重要举措。关城大景区五大项目是我市文旅融合发展的“龙头”项目;是我市实现结构转型的关键;是建设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内容。
这是一个应时而谋、乘势而上、恰逢其时的决策。
关城大景区五大项目,总投资86亿元,以嘉峪关关城为中心,包括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峪泉古街古镇(关城文旅特色小镇)、世界文化遗产公园(花博园)、旅游联接公路、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五大项目,是我市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金钥匙”,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试验田”;也是实现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共赢”的生动实践。
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项目,是方特欢乐世界的姊妹篇。该项目是在“方特效应”凸显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抓住高铁开通带来的新机遇,联合甘肃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华强集团共同投资兴建的又一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项目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嘉峪关关城对面,总投资28亿元,占地面积约亩,建设内容由主题体验区、园外集散区、停车场区三大板块构成,其中,主题体验区以丝路文化、长城文化、边塞古城文化、民俗文化和动感项目5个展示区构成。丝路文化区通过深入挖掘丝路文化精髓,揭开丝绸之路神秘面纱,讲述浓缩的、有代表性的丝路文化和主题建筑,每个主题建筑集中展现一个方面的丝路文化,最终形成四大必看的项目景点:长城风云,讲述历经千年沧桑的骆驼古城墙;庄周梦蝶,跟随玄妙深远的庄子哲学入梦化蝶;丝路瑰宝,体验真实丝路之旅;飞越丝路,再现盛世繁华的丝路盛况……其余四大功能区均以我国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经典故事为基础,“女娲补天”,带你回到混沌初开的岁月创造神奇;“火焰山”,机器人粗壮而灵活的铁臂将带着你体验神奇的仙魔世界;有整合传统民间歌舞的“七彩王国”、整合特色节日文化的“节庆广场”;还有用吨木头打造的世界最新的巨无霸木质过山车“丛林飞龙”、最经典的回旋式过山车“极地快车”……可谓是老少皆宜,既有长者钟爱的演艺,有孩子们喜欢的神话故事,也有年轻人向往的惊险刺激项目群。
▲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预计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营业额6亿元,税收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人,间接带动就业1.2万人;将与嘉峪关关城形成互动效应,进一步延续关城的历史生命,使其既有足够的历史厚度,又有足够的文化深度,让丝路文化与长城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
吊塔林立、机器轰鸣、焊花飞溅,行走在嘉峪关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项目建设现场,一场“速度与激情”项目建设大戏正在演绎,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主题场馆正在紧张施工。据了解,该项目现已累计投资13.5亿元,完成了办公楼、宿舍楼等建设任务,正在进行丝路传奇、牛郎织女、敦煌瑰宝等大型主题馆土建施工,计划年10月完成所有工程的土建施工,年4月28日开园运营。
“承千年戎马文商,容今日生活万象”“世遗畔、花海旁、城市中”的峪泉古街古镇项目,不同于关城的历史感受、花博园的自然游赏、丝博园的设施游乐,其有着与城市更加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与体验,有着更加丰富的景观和文化景观需要承接和发扬,是承载与展现嘉峪河西一带兴衰变迁的历史街区;是诠释丝绸之路与长城军事关隘故事的文化街区,是集中展现“一带一路”经济交流新面貌的商贸街区;是提升和扩展当下嘉峪关人生活品质的精品街区;是健康绿色、紧系民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活街区。
▲峪泉古街古镇(关城文旅特色小镇)
峪泉古街项目,总投资9.13亿元,规划用地面积28.96万平方米。从整体规划设计上,采用“一街五区六核心”的构架,一条文化主街贯穿始终,从东到西分别为中原街坊、时尚丝路、河西风情、通关集市和苍垣梵音五大主题街区,六核则是街区内唐盛世景、路贯东西、万国合声、林栖绿洲、长城故事、通关市集六个重要的文化景观主题和人员集散节点(功能广场),突出丝路风情、西域特色、异国风貌,嵌入宗教元素,彰显丝路文化。目前已经完成规划方案评审,其他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峪泉古镇项目,概算总投资23亿元,规划占地约54.6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峪泉边塞集市、峪泉屯垦戍边民俗文化展示、峪泉西域驿站、峪泉郭荷儒家学堂、峪泉译经堂、峪泉边塞民俗文化广场、峪泉塞外水域等。
▲峪泉古街古镇(关城文旅特色小镇)
这个集文化、旅游、景观、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商业文化古街古镇项目建成后,与世界文化遗产公园、丝绸之路博览园有机融合,既是多元文化的展示区,又承担了连接城乡、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
▲峪泉古街古镇(关城文旅特色小镇)
“世界遗产,花海明珠”。世界文化遗产公园(花博园)项目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公园中心区域,总投资1.6亿元,规划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整体分为历史文化区、花卉博览区、滨水活动区及民俗体验区四大功能分区,着重突出山、水、林、田、花、湖。历史文化区两侧按空间顺序依次分布长城沿线8个关隘主题节点—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花卉博览区以适宜河西地区生长气候的地被植物为主,滨水活动区分为核心花田和景观过渡区,以种植地被菊、马鞭草为主。民俗体验区沿民俗体验轴两侧分布,突出体现驿站文化和民俗生活,设置关城茶肆、关城驿站及关城邮亭等主题。
▲世界文化遗产公园(花博园)
站在世界文化遗产公园(花博园)项目规划图前,花博园犹如一只蹁跹的彩凤在苍黄的土地上起舞,水域面积湛蓝如一颗晶莹的蓝宝石挂在黄色的皮肤上。该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实施场地平整及绿化种植工程,二期实施水系及景观设施工程。一期工程于今年4月中旬开工建设,计划于年5月底完工。现已完成投资0万元,正在进行土方施工。项目建成后,可打造为全国领先的苗木培育及研发基地,并兼顾景观植物新优品种的引进、驯化、推广和专业研究的区域性植物园,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花卉博览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花海,将在不久的将来揭开美丽的面纱,带给大家美轮美奂的惊喜。
▲世界文化遗产公园(花博园)
旅游时代离不开畅通的道路。如何用道路这条“线”串起景区景点这些“珠子”,让游客一路畅通,花最短的时间观赏到最想看的美景,我市实施了旅游联接公路项目。作为五大项目之一的“道路联通”项目,该项目起点位于嘉峪关悬壁长城景区门口,连接中华孔雀苑、关城景区,终点至长城第一墩景区房车露营地。项目总投资1.29亿元,总里程23公里。年5月开工建设,已累计投资1.2亿元,完成路基、面层、桥梁涵洞等工程,计划年7月底完工。项目是全市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连接道路,建成后缓解了旅游景区交通压力,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丝博园”道路下穿立交工程
▲“丝博园”道路下穿立交工程
创新、创造、创意,与生俱来与文化产业发展不谋而合。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项目利用已停产和半停产的嘉峪关天石水泥厂现有设施,借鉴北京创意园规划设计和运营模式,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创意园,主要建设文化产业服务区、创意企业孵化区、文化产业教育基地、配套公寓及学校、幼儿园、大型停车场、游乐场及商住建筑、露天音乐广场,艺术家工作室、国画院、音乐厅、艺术酒店、园区办公楼及景观绿化工程等,健身与保健中心,停车场等附属设施。总占地面积亩,概算总投资23亿元。采用PPP等合作发展模式,招商合作建设。目前已经完成规划方案,争取年开工,年建成。
▲嘉峪关天石水泥厂
▲嘉峪关天石水泥厂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
的嘉峪关人正砥砺奋进
用如椽的巨笔书写着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名片
奋力搭建起丝路沿线节点城市民心相通的“立交桥”
相信,我们嘉峪关的明天会更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cz/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