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嘉峪关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些最
年4月28日(星期日)下午
嘉峪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会上由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局的各位领导分别介绍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不动产登记工作、城乡建筑项目提质工作、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可谓干货满满!
下面,就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
这些全市近期热点事件的进展情况吧!
新闻发布会现场
嘉峪关市农业农村局
以农村环境整治为抓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会议精神,以《嘉峪关市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导,我市下大决心、集中精力开展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好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战,让村庄洁起来、乡村美起来,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的关键在于干部既担当又担责,在于坚强的组织领导。为此,各区、镇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工作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将具体工作落实到村组,将工作压力传递到每个干部。同时,各相关责任单位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指导和督查推进,形成市、区、镇、村四级上下联动和各部门左右协同的组织机制。并将农村环境整治列入各相关单位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做到有奖有罚。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部署。
《嘉峪关市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出台,细化明确了我市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建设项目,共包括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农村饮用水提升改造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清运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农村公共厕所建设项目、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程等2项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8万元,计划4月开工,9月底前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三是推进整治任务,改善人居环境。
结合我市“全域全城无垃圾创建”工作和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行动,我市正在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清三拆三创建”专项行动。对7个村7个村民小组的全部农户的村庄院落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清理农户庭院内外、房前屋后、屋上屋下的陈年垃圾、杂草杂物、秸秆草垛、垃圾粪便及农村公路沿线、乡村道路、村庄巷道的陈年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建筑材料,拆除残垣断壁、废弃危房、废弃圈舍、废弃温室、露天旱厕以及乱搭乱建的棚舍、违章建筑。对户农户的院落后墙进行了改造疏通。实现了宅院物料工具堆放有序,房前屋后干净整齐,庭院环境整洁有序,视野之内清洁舒畅。
四是注重示范引领,带动整体推进。
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农户户,整治工作开展率达96%;通过验收的农户户,通过验收率达8%;?动用铲车、运输车辆共计台(次),清理残垣断壁、危房20处,清运柴草、杂物和建筑垃圾吨,整治卫生死角小广告等余处,清理路边绿化带33.公里,平整场地平方米。
农村人居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三镇各有哪些亮点?
市农业农村局: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的关键在于干部既担当又担责,在于坚强的组织领导。为此,各区、镇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工作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将具体工作落实到村组,将工作压力传递到每个干部。同时,各相关责任单位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指导和督查推进,形成市、区、镇、村四级上下联动和各部门左右协同的组织机制。并将农村环境整治列入各相关单位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做到有奖有罚。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个项目总投资.8万元,计划4月开工,9月底前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同时为加快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于3月5日和3月9日先后主持召开了嘉峪关市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和嘉峪关市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贷款工作协调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靠实了责任、明确了时限,确保在时间节点内高质量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重点任务。
三是推进整治任务,改善人居环境。结合我市“全域全城无垃圾创建”工作和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行动,我市正在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清三拆三创建”专项行动。4月5日-7日,组织开展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综合评比活动,考评结束后,于4月8日对整治好的村组进行奖励,进一步推动了整治工作进展。
四是注重示范引领,带动整体推进。为切实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出实效,各区、镇都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整治目标,长城区新城镇提出了“32”工作思路(“3”是三种人带头,即:村组干部、农村党员、家庭成员中有在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的先带头整治;“2”是两示范,即:以市级领导、帮扶单位联系的困难户为试点,打造示范户,让村民看到整治效果;“”是一起干,即市级领导干部、镇村干部、全体村民一起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雄关区峪泉镇提出了“大干30天,环境换新颜”的目标,镜铁区文殊镇提出了“两分清两处理”的工作法、“房顶的清下来、院落四周整干净、垃圾处理掉、有用的摆放好”的总要求。通过示范引领、分类施策,大多数农户从“站着看”到“主动干”,逐步提高了认同感,邻里间形成了浓厚的比学赶超的氛围。
嘉峪关市自然资源局
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我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便民化市自然资源局积极创新不动产登记便民措施,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狠抓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积极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让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进一步梳理不动产登记工作事项、设置综合窗口、优化办事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办证时限,在简政放权、高效管理、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切实解决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理难问题,打造“一套材料申请、一人综合受理、一网集成办结”,实现了房管、税务和不动产登记部门全业务、全流程3个工作日领证的集成服务模式,以优质服务和高效办证,收到群众赠送感谢锦旗2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地数据关联,权调成果直接应用。按照原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以现有的地籍数据库为基础,根据楼盘与自然幢、自然幢与宗地的正确关联,把房屋落在楼幢内、楼幢落在宗地内,把楼盘表、自然幢及宗地等结合在一起达到地、房数据合一,设定不动产单元,编制具有唯一性的不动产单元代码,形成“地、楼、房、人”一体化的数据体系,对房地数据进行关联,统一了权籍调查的基础,形成了规范的权籍调查成果,保障了交易和抵押等权利的安全,建立了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库和管理系统,直接应用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库成果办理相关业务,极大地缩减了办理不动产登记时权籍调查的前置时间,高效提升了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办结时限。截止日前,已完成栋楼幢的落宗落户(即房、地数据关联),占全市栋楼幢的93.42%。
二、精简收件材料,全面实现集成服务。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大力减少、优化办证申请要件和服务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制作交易、纳税、登记三个部门统一的申报材料清单和办理流程图,制定《嘉峪关市不动产登记办事指南》,实行统一的收件标准和操作流程,让办事群众知晓“跑一次”的一站式服务内容。按照“窗口统一受理、后台并行办理”的流程实行内部流传办结,在受理环节完成税费缴纳和交易,部门互认办理结果,视情分别存档,实行“一个口子”对外发布和查询,实现全业务全过程“一次取号排队、一次提交材料、一次进行初审、一次缴纳税费、一次完成受理”的集成服务。按照“讲文明礼仪,树示范窗口”要求,工作人员实行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服务评价制度,真正做到“标准化”的优质服务。
三、实行一门受理,积极压缩办结时限。将房管、税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窗口整合在不动产交易登记便民服务一个大厅,由不动产登记人员负责一次性收取房屋交易、税收申报和不动产登记所需全部材料。采取“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交易、税收、登记全流程融合的登记模式。设立“绿色窗口”,为重点项目、军人、孕妇、老人等特殊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聘请服务效能监督员,每天名领导轮流值班全时段、全过程、全业务进行督查,协调解决群众矛盾,提升群众满意度。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AB岗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首次登记5个工作日内办结、转移登记业务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内办结,查封、异议、注销登记窗口即时办结。严格落实收费标准,对小微企业全部免收登记费,营造更加优质的服务环境。
四、实现信息共享,逐步延伸服务范围。按照“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要求,与房管部门通过铺设专用网线,建立中间库,实现数据互通共享;与市两级法院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互通共享;与甘肃政务服务网对接,实现了登记信息、空间信息和文本数据等信息的关联挂接,登记信息时时推送,完成了“互联网+不动不登记”升级改造信息系统。将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延伸至银行,在建行、甘行、农商银行等金融部门设立5个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服务点,通过银行前台受理,不动产登记后台审核的方式,实现在银行完成抵押登记、融资贷款等业务。截至目前,我市不动产抵押登记便民服务点已办理抵押登记业务28件,抵押注销52件。将涉及农村不动产登记20项业务统一延伸至三镇国土所,完成农村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方便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在大厅设置自助查询机,实现登记信息自主查询打印功能。持续推行转变作风长效机制,形成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便民利民长效机制,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全面提高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产权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zz/6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