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业余秦腔剧团的演员们
业余秦腔剧团的演员们
本报记者马生强通讯员唐小丽
秦腔是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秦腔在西北民间极受推崇,具有其他戏曲不可替代的地位。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嘉峪关的广场、公园甚至是小区空地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秦腔爱好者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还有一些秦腔爱好者自发成立业余剧团,自己出资购买服装、道具,排练节目,参加演出,已经有了较高的专业水准。他们的存在,对于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日前,记者就走进了这样一个业余秦腔剧团,零距离地了解了这些业余演员的演出生活。
该剧团叫“文化宫老年秦腔艺术团”。团长曹德海,今年76岁了,本是甘肃靖远人,到嘉峪关有20多年了。曹德海从小就喜欢秦腔,在老家时,逢年过节,村上组织秦腔演出,曹德海都积极参加,是当地秦腔的台柱子。到嘉峪关后,老曹发现嘉峪关市民中喜欢秦腔的人不少,但是缺乏专业秦腔剧团。他和一些喜欢秦腔的朋友经常聚在一起,他唱一段,你吼两声,自娱自乐。后来大家看到老曹秦腔功底比较扎实,就鼓动他组织一个秦腔自乐班。于是,老曹自掏腰包,先后花了2万多元购买了乐器、服装、道具等,和一些爱好者一起搭起了秦腔剧团。没有场地,就借用了当年工人文化宫门前的空地搞演出,于是,剧团就叫“文化宫老年秦腔艺术团”。说是剧团,其实就是个秦腔自乐班。后来,老文化宫拆迁,剧团打游击,先是到原来环保局门口演出,环保局拆迁后,又到迎宾湖去演。露天演出,风吹雨淋,严寒酷暑,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
去年,新的市总工会办公大楼建成了,工人文化宫有了崭新的活动场所。经过协调,工人文化宫为老曹的秦腔剧团安排了场地,每周星期天下午,剧团可以在市总工会八楼的多功能厅演出。文化宫还将楼层的通风间交给了老曹,让他专门存放服装、道具等,这下,老曹再也不用每次开个三轮车来回拉道具了,省了不少心。
老曹的秦腔剧团,都是以中老年人为主,年龄最大的就是老曹,今年76岁,年龄最小的也有40多岁。这些人,多数不是专业演员出身,大都是自学成才。
张明芳算是剧团为数不多的专业演员了。她17岁进入定西秦剧团,在8年的时间里,她得到了当时秦剧团团长的认真指导。后来她先后到过白银秦剧团、通渭秦剧团。她在剧团担任过多种角色,饰演过老生、小生、老旦、小旦、武生、武旦、花旦等。后来,她到了四〇四,随着四〇四的搬迁,又到了嘉峪关。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加入了老曹的秦腔剧团,开始为市民演出。为了演出,她先后花了2万多元购买服装、头饰。记者看到,她的戏服和头饰挂满了半个房间,花花绿绿,银光闪闪,让人大开眼界。她说,只要戏迷高兴,她累点、苦点,都没关系,参加秦腔演出,让她开心、健康、快乐。她除了在老曹的剧团演出外,有机会也在嘉峪关其他剧社去演出。由于她有专业功底,在剧团义务担任导演职责,从唱腔到姿势,一招一式,她都指点帮助业余演员提高演唱水平。
张粉玲,今年53岁,老家是甘肃平凉的,来嘉峪关打工已经30多年了。张粉玲从小就喜欢唱唱跳跳,但生活的艰辛,使她年轻时没有机会参加文艺演出。到嘉峪关后,生活逐渐好了,家里有了录音机,她便购买秦腔磁带经常听,并跟着录音学习唱腔。后来,有了VCD,专业演员的一腔一调、动作姿势,张粉玲都对照模仿。逐渐的,张粉玲的秦腔也开始唱得有板有眼,很像那么回事了。后来加入了秦腔自乐班,大家相互交流,表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年开始,张粉玲开始登台演出,逐渐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现在,她可以表演《三对面》《花亭相会》《花园卖水》以及一些现代秦腔和眉户的清唱。她还多次参加大型的专业演出。她参加的大型历史剧《北漠尘清》还获得了全省演出比赛的二等奖。去年,她在嘉峪关城楼戏台,一连演出三个多月,她的表演受到了群众的好评。现在,她正在参加嘉峪关市的新编大型剧《驿使情》的排练,初步计划5月19日在嘉峪关大剧院公演。
老曹的剧团在嘉峪关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每到正式演出的日子,一些戏迷便早早来到现场观看演出。记者看到,计划下午3点开始的演出,有的老人下午2点就到了。有两位老人是从嘉北坐公交车来的。记者问他们为什么来这么早,他们说,“路远,万一迟到了,就看不着演出了!早点来,心里踏实。”还有的老人,自己带着小马扎。记者很不解,演出场地明明有桌椅,干嘛还自己带马扎?一位老人说,看演出的人比较多,有时候来晚了,座位就没有了,自带马扎,好有个准备。
记者看到,当天的演出,除了剧团的演员外,还先后有三名市文化馆的演员参加了现场清唱。她们较高的艺术水平更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同时,这也是同行对老曹这个民间剧社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近年来,老曹的“文化宫老年秦腔艺术团”为热心戏迷和各地游客演出千余场次,观众超过了10万人次。谈到现状,老曹仍然是感慨良多。他说,文化宫帮他解决了场地问题,但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演员后继乏人。现在,年轻人对秦腔的热情不高,团里缺乏年轻演员。演公主的演员都50多岁了。另外,他这个团长也76岁了,现在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了。他想将这个剧团交给更年轻的人去挑大梁,但现在没有接班人。另外,剧团的演出都是免费的,经费也很困难,别说服装、道具,就是每次化妆的钱都要演员自己掏,这不是长久之计。
毋庸置疑,像曹德海的秦腔艺术剧团这样一个民间剧团,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剧团因缺少经费,无法编排新的剧目。虽然老曹也想排练更多的剧目,但是困难重重。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给予民间群众文化生活一定的支持,但对剧团来说,经费、人才、剧目、水平等问题制约着这个剧团的发展,要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大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及构建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诸多困难亟待社会各界甘露聚糖肽片价格谁清楚白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zz/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