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中苏航空历史见证嘉峪关
中苏航空历史见证
——嘉峪关老航站调研笔记
文/远近图/赵彦荣
嘉峪关老航站位于现嘉峪关机场东北侧(酒泉南郊离城4公里处)的戈壁上,原名酒泉航空站,为当年欧亚航路通信导航枢纽,发挥过重要的军事和航运作用。保留着始建于上世纪30代年至50年代年的大量航空建筑遗迹、苏联风格屋舍,历史久远,建筑独特为国内罕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年嘉峪关老航站被列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经过历史风雨侵蚀,嘉峪关老航站因废弃而日渐破败,部分老建筑墙体裂痕加剧,面临坍塌危险,急需修缮。如何保护文物、开发利用其价值成为当务之急。
15月27日,文博专家、著名雕塑家杜永卫先生带领专业人员走进丝路雄关机场,调研考察了嘉峪关中苏老航站和相关遗址。
在嘉峪关机场公安分局局长孙世文、工作人员王永泉的协助下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嘉峪关中苏老航站、酒泉南郊机场遗迹、横沟屯庄原国民党航空第十四总站遗址、野麻湾堡子飞机修理厂遗址等,并走访了机场老职工李俊业,退休老职工张树忠、李洁萍、刘岐、李世英,横沟屯庄老人任应官等人,搜集了大量珍贵资料。
清晨到达老航站
拍摄资摄影师赵彦荣激动开拍
祁连山遥遥可见
酒泉航空站字迹还在
调研组在横沟屯庄旧址合影
2酒嘉地区自古具有特殊地理位置,早在中苏民航之前,酒嘉地区就有民航事业的发展。年,国民党政府在兰州修建机场的同时,就在酒泉北乡离城区20公里处的新天墩修建了临时机场。这个机场只有一条土跑道和接送飞机人员用的临时性土房两间,供德国制造的四座小容克斯飞机起降。地面运输工具是马拉车,不仅往返时间很长,而且过河涉水极为便。
年,“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暴发,为了支援中国人民抗战,苏联政府与中国当局商定,计划在中国西北开辟一条军用航空通道,分别在新疆的哈密,甘肃的安西,酒泉等地筹建机场,供苏联援华作战飞机中转加油。
国民政府空军司令毛邦初亲自到嘉峪关选址。经勘察,酒泉机场的场址选在酒泉城西北50里处的横沟屯庄,这块地属本地豪绅任文金所有。地方军政和任文金商谈同意后,决定在此建立机场,并把任家屯庄子租下改为机场招待所。
新机场于年修建完成。有跑道两条,全长米,两条跑道均为米宽,道面利用自然戈壁修补填平碾压而成,按当地常年顺风西北到东南方向修建。副跑道一条,与主跑道成十字交叉长米供备用。建有停机坪和长一公里的滑行道。飞机小修时可用车牵引到位于现在的野麻湾村内飞机维修厂进行。场内也相应建立了部分营房和工作室,发射台设在横沟二队,架有控制线路直达站部,招待所也在横沟二队。随军家属住横沟一队,同时,还挖有多处形状似地窑但无顶盖的露天飞机掩体,至今尚可辨认。
老导航塔
候机室和办公室连在一起
苏联风格的宿舍
车库
残留在横沟屯庄遗址的的导航标
采访91高龄的退休职工刘岐老人(右二)3当年机场招待所常住工作人员有六七十人,大多是中国人,有一部分是苏联人。担负机场保卫任务的是马步芳部队一个营的兵力,距机场十五华里外的野麻湾堡子有个修理工厂,专门修理飞机和汽车,机械师全是中国人。
年机场开始起降飞机,一般都是从西方飞来,在机场稍做停留便即向东飞去。飞在前面的有大型飞机(运输机),后面跟着许多战斗机护航。小飞机一般不在机场过夜,降落后地勤人员给飞机加油,作例行检查,飞行员招在待所吃饭,休息,然后随即升空飞去。大飞机因需装卸货物,有时要在机场停留好几天。
酒泉机场基本为满足政府及军事要员需要,蒋介石、宋美龄、张治中等民国政要曾乘机降临此机场,视察河西。
抗战时期,日本飞机对兰州等地狂轰滥炸。大批苏联战斗机在机场起降,最多时每天有几十架到上百架飞机起降。据《甘肃文史资料》记载,至年的两年中,侵华日军共出动架次对兰州,酒泉等地实施轰炸,我空军与之进行空前惨烈的激战,共击落日机28架,大都是从酒泉飞机场中转起飞的。
据了解,年,降落在敦煌县五墩乡附近简易机场的飞机也是从酒泉飞机场中转的。
解放前的16年中,酒泉民航因设备简陋,飞机少、线路少、旅客少,且无安全措施,也经常发生事故。年,一次大风使10架SB型飞机迷航,其中四架勉强着陆,6架失事,毁于酒泉附近;年,一架军用C─47运输机撞于酒泉西山,造成机毁人亡。年春,"两航"各条航线相继停航,欧亚航空公司在酒泉的人员和设备也全部撤回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拆走设备毁坏房屋,机场成了百孔千疮的烂摊子。解放时,机场由人民解放军接管。
那年降落的飞机
机坪
机场招待所
年从酒泉机场转飞降落在敦煌临时机场的飞机
采访横沟屯庄任氏后人任应官老人(右4)
采访80岁老龄的当年抄报员李洁萍老人(中)
4年7月,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之前,中苏双方对原酒泉机场进行跑道、房屋、道路等整修,保证了年7月的正式通航。
虽然酒泉机场几经建设维修,但是基础等级较低、距离西山较近,不能满足民航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发展民航事业,年中苏民航副总经理与乌鲁木齐航线管理处处长马瑞会同公司建筑部门的中苏技术人员,在嘉峪关进行了勘测和规划,最后确定方案将酒泉南郊机场搬迁到嘉峪关现在的老航站处,两机场合并为一。中苏民航经理部批准后,委托玉门矿务局负责场站全部房屋、水井、车库、油库等约平方米的建筑工程。另外,在酒泉专区地方党政领导机关的大力支持下,调配民工,平整机场和开辟机场至甘新公路会合处的专用公路。技术安装,特别是中心发射台、定向台、指挥塔台、收讯台的安装是直接由公司通信处处长、苏联顾问罗马索夫率领乌鲁木齐部分中苏双方技术人员和酒泉站全体通信人员进行的。机场绿化则是由酒泉中苏全体员工利用两个月的例假日,义务劳动突击完成的。经过中苏人员齐心协力,基建工程于年7月1日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酒泉航站站名一直沿用到年为止。
新中国成立初期,朱德、彭德怀、叶剑英、陈云、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乘飞机降临嘉峪关机场,视察过玉门、酒泉、敦煌等地。
苏式的宿舍(内有木地板)
砖混平房,但高大结实,内部取暖建有壁炉
采访退休老职工张树忠
5在调研中发现经过历史风雨侵蚀,嘉峪关老航站因废弃而日渐破败,部分老建筑墙体裂痕加剧,面临坍塌危险,急需修缮。
年在嘉峪关市政府第58次常务会上,民航嘉峪关站(原中苏民航酒泉站)旧址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计划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在国内尚属首家。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塞。丝路文化与长城文化融为一体,造就了今天嘉峪关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依托本地旅游文化优势,结合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更好保护中苏老航站遗址为当务之急。
飞机跑道
航站后院空地
岌岌可危的老房子
破败萧条的宿舍
采访机场老职工李俊业老人
通往老航站的林荫道
杜永卫
个人简介曾用名:杜一田,非遗敦煌彩塑技艺传承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环艺设计师,教授。历任敦煌研究院美术所副所长、敦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东京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东京艺大客座研究员;中央美院雕塑系传统课兼职导师;兰州交大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师大敦煌学院客座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客座教授;酒泉职业学院特聘教授;江南石窟艺术指导专家。
张自智简介
远近,本名张自智,敦煌人。曾从事记者编辑工作多年。喜好讲故事和默默感受文字流淌的悠然和凄婉,喜好中国传统水墨的古风优雅。电影剧本《石油师长》获年度甘肃优秀剧本奖。电视连续剧剧本《敦煌旧事》获年优秀西部剧本奖。
以往期刊推荐
——春天,走过敦煌走在莫高窟的小道上——写在段文杰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哈拉湖记忆莫高窟的那些事——常嘉陵:一位名门之子不为人知的故事莫高轶事——朱木匠的标致女儿(上)莫高轶事——朱木匠的标致女儿(下)周恩来与敦煌莫高窟的感人故事《草圣》——第1集张奂中计杀窦武伯英南山学拓碑-END-
投稿信箱:
m
.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青海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zz/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