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十三关,关关都是好风景旅游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
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
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明朝修筑的
明长城总长度为.8千米
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
长城的总长超过2.1万千米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15个省区市。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千米。
本期的旅游栏目,我们将带你走过长城最著名、最具特色的十三关,领略“中国脊梁”的风采。
01
第一关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
明洪武十四年(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山海关有四座主要城门,现存“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
02
第二关黄崖关
黄崖关亦称小雁门关。建于明代,是蓟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关城。关城东西两侧崖壁如削,山势陡峭雄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由于山崖在夕阳西照时,反射出万道金光,故名黄崖关。
03
第三关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是“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它是长城四大重要关卡之一,更是北京西北的门户。
居庸关形势险要,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实天下之险。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04
第四关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紫荆岭上,它在宋时名金陂关,后因山多紫荆树而改名。它位于居庸关、倒马关之间,与二关合称“内三关”。“紫塞荆城”4字石刻仍在,诉说着紫荆关的悠久历史。
紫荆关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探访紫荆关,一定不要错过这些景点。
05
第五关倒马关
倒马关位于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村。它是战国时期设置的,称为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
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城。
06
第六关平型关
平型关虎踞于平型岭南麓,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门额现收藏于关堡遗址),真可谓峻岭雄关。
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时代,京畿恃以为安。
07
第七关偏头关
偏头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
偏头关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战场。明代除设置“偏头关”外,在重山峻岭的长城沿线及重要通道上建起了城22座,边墙现多仅存夯土,唯地处黄河岸边的桦林堡地段,约30公里边墙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于河岸,甚为壮观。
08
第八关雁门关
雁门关坐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位于山西北部的代县城北约20公里的雁门山上。它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
“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在雁门关,你会路过试刀石村,村子南边有一块上面留有一道巨大的刀痕的石头,就是古人的“试刀石”。
09
第九关娘子关
位于山西阳泉市的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祠、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
关于娘子关这个名称的来源,有不少传说。明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凡“妇人服靓妆”经过妒女祠时,“必兴雷电”,大发嫉妒,故为妒女,娘子关因此得名。《元和郡县志》则说,春秋时晋国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焚死绵山,后人为之筑妒女祠。另一个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曾在此镇守,并创建关城,因而把此关称作娘子关。
10
第十关杀虎关
杀虎关古称参合口,唐朝称白狼关,宋朝称牙狼关。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
年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进驻“杀胡口”,正式改名为“杀虎关”。杀虎关长城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去,像个半圆形围墙将杀虎口围在里边,东西两侧山岭崖陡壁立,苍头河由南向北贯穿其中,构成一道宽多米,长多米的天然关隘。
11
第十一关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主要景点有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等自然及人文景观。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
12
第十二阳关
阳关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13
第十三关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我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时。玉门关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也是祖先留给世界的奇迹
猜您还喜欢:
胡杨林里看秋天
旅游
中美元首夫妇同游故宫,参观路线划重点啦!
年糕游记
承德之行遇惊奇,沿途尽是小惊喜
三山五园,皇家园林,从取名到景观设计,处处皆用心
旅游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zz/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