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量,与病毒面对面嘉峪关新闻网
狭路相逢勇者胜。
他们不是超人,也没有金甲护身。在与病毒的遭遇战中,他们无惧生死,挡在病毒面前,只为身后的“大后方”平安一点,再平安一点!
风月同天,向危而行
出发,向武汉集结!
1月27日16时20分,我市医疗卫生系统第一批驰援武汉8名医疗队员:刘超、赵雪莲、陈嘉俊、宋新海、谢晓芬、朱海艳、陈苗、王生春,奔赴武汉。
2月4日晚,我市第二批支援武汉的3名医疗队员:崔艳荣、王春燕、吴凤娇,义无反顾踏上去武汉的征程。
2月15日8时07分,我市第三批支援武汉的4名医疗队员:赵燕、范丽娜、高燕、宋小芳,又启程去武汉。
2月17日清晨,我市第四批支援武汉的13名医疗队员:杨殿武、王荫、刘志琴、鲁婷、李莉、李燕(医院)、梁朝霞、李燕(中核四〇四医院)、李文萍、陈苗苗、张英、妥海丽、钟婷婷,再次启程去武汉。
一声令下,他们向危而行!
“早上7医院穿好防护服到隔离病区,交接班,接诊新病人,做治疗、换液体、测量生命体征,录入病例,到下午3点才能将工作交接完,离开病区,又要按照流程脱防护服,整个过程要经过9个小时”。这是驰援湖北医护人员每天工作的真实写照。
防护服密不透风,护目镜起雾,模糊了视线,双层手套,行动不便,大量的操作使他们汗流浃背、呼吸困难、憋闷。为了节约防护服,节省出时间给病人看病,队员们上班前两三个小时就控制自己的饮水量,最难熬的是8到10个小时不能吃喝、不能上厕所,队员们平生第一次穿上了纸尿裤上班。
医院的宋新海是我市支援武汉医疗队队长,被任命为第五救护组的组长,除了负责隔离病人的治疗外,他还要承担抽血、化验等核酸检测的准备工作;年仅20岁的“小战士”陈苗,也医院,护理被确诊的重症患者;医院的赵雪莲给患者扎留置针、换液体……他们都直接与病毒“面对面”。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医疗队队员不能相互串门,不能见面,大家都只能靠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zz/1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