皑皑祁连雪巍巍嘉峪关微游甘肃
冬季也许不是最好的旅行季节,奈何远行的心躁动已久。南方的冬天,山仍是墨绿,水仍在静流。然而,内心深处最想去的还是古诗里的边塞,渴望已久的诗与远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的意境,也许只有在枯草摇曳、朔风扑面的季节里领略,才够味。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两条横跨东西的生命线,深深地嵌入我们的血脉。一条是连接着沧海与瀚海、守护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一条是连接着中土与异域、拓展华夏文明的丝绸之路。年前,这两条线在祁连山下打了个结,诞生了名震天下的嘉峪关。
“孤城枕山曲,突兀霄汉间。”永乐十二年(年)冬天,明代外交家陈诚来到嘉峪关时,这里还只是个土城。光阴流转,如今的嘉峪关关城已有三重城郭,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城楼、瓮城、罗城、戍楼、敌楼等建筑错落有致、设计精妙,构成一座宏大雄壮、完整严密的军事堡垒。在巍峨的祁连山脉与开阔的戈壁滩烘托下,嘉峪关更加摄人心魄,“天下第一雄关”实至名归。
一阵阵朔风吹过,耳边似乎又响起古代戍卒的振铎声和吹角声。哪怕是在西北最为严酷的隆冬时节,他们依然凭借着固城险关,日夜戍守,卫护着我们的疆土和文明。
“清流讨赖临危壁,大岭祁连断战氛。”在嘉峪关关城南翼长城的尽头、蜿蜒的讨赖河北岸,有一座建于明代、耸立峭壁之上的高大墩台,它就是“长城第一墩”。这里是明长城西端的起始点,与山海关的“老龙头”一西一东,构成万里长城“龙”之首尾。从观景台上眺望阔野高天,崖上长风浩荡,崖下碧水冰封,祁连山青峰皓首,大峡谷嵯峨万仞,让人由衷地生出“不到此处不见关”的慨叹。
从“长城第一墩”开始,一条15公里长的土黄色长龙,由南向北绵延起伏,穿过嘉峪关关城,一路向北伸展到黑山的石关峡口。这就是“悬壁长城”。登上山顶远望,铁壁一般的长城静静地矗立在茫茫原野上,向世人展示着撼人心魄的伟岸与苍凉。
冬日的祁连山白雪皑皑,尽显北国的壮美。长城脚下的悬壁滑雪场更是别有一番趣味。在这里,除了可以欣赏迷人的雪景,还可以体验滑雪、冰道速滑、电动冰车、冰上保龄球、雪地摩托等冰雪运动。畅玩之后,撸几串嘉峪关烤羊肉,喝一碗暖心暖胃的羊汤,美哉妙哉。别忘了,这里还有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地下酒窖,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浪漫,只在冬季的大漠雄关。
以雄伟长城和巍峨关城为背景的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凭借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馆藏文物,成为长城文化的教科书。在这里,你能以“帝王视角”纵横万里、雄峙千年,曾经的金戈铁马、边塞烽烟、丝路花雨、北漠风情,皆可一览无余。铜獬豸、画像砖以及长城工牌、令牌、关照等国家一级文物,一一见证了长城的不朽与神奇,娓娓述说着丝路的辉煌与沧桑。
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魏晋壁画墓,也是必看的。这个由多座砖墓组成的墓葬群中,不知名的画家们以传统的写实手法绘制了大量壁画,系统形象地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著名的“驿使图”壁画砖,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曾惊艳亮相于第二季《国家宝藏》,实为国之瑰宝。
冬季是沉淀收获、酝酿新生的季节,冬季也是嘉峪关人民挥舞“霸王鞭”、演说“宝卷”的时节。“三尺霸王鞭,神奇像霸王。鞭杆一挥春潮漫卷,鞭杆一挥百花盛开……”有着悠久历史的霸王鞭,是嘉峪关三镇百姓钟爱的健身活动。春节闹秧歌时,农家人会作为小场节目演出,充满欢乐喜庆的氛围,折射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的美好愿望。“嘉峪关宝卷”属于“河西宝卷”的一部分,每年春节前后或农闲时节,在许多农村都会举行隆重的“宣卷”活动,体现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国家级非遗独有的艺术魅力。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体味了嘉峪关的浩瀚与苍凉,或许还未离开,便已开始想念。待到春暖花开时,带着孩子一起再到关城上走走,欣赏大漠夕阳。当然,还有他们最爱的方特欢乐世界,体验“超越极限”的高空飞翔,探险“唐古拉雪山”和“魔法城堡”,来一场“熊出没”历险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zz/1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