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之美嘉峪关西部文明播报
嘉峪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始建于明洪武五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边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关城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关城从明洪武五年初建到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经历了年的时间。其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整个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是明代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现存的关城总面积余平方米,由外城、内城和瓮城组合而成。嘉峪关内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等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
据说当年建这关时,匠师计算用料特别精确,最后建成时竟只剩下一块砖。这是建筑工程上的绝招。这块砖存放在西瓮城门楼的后楼台上,供人观摩。
嘉峪关和东部的山海关一样,都为古代建筑工程的光辉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嘉峪关关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名录》。
嘉峪关市因关得名、因企设市,是伴随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建设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行政区划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
作者/来源:赵德新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zz/1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