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峪关过大年
点击蓝字 进入腊月,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在我们嘉峪关市也是这样!
超市的年货专区、购物网站的大力促销、物业群里家政广告,还有每天见面的快递员的“放假温馨提示”,让我意识到是时候“行动起来”了。
周末伴随着洗衣机的轰鸣声,收拾屋子、置办年货、学做年夜,汗水中不禁感慨:“90后”的我也已经开始独当一面了。像几年前父母一样,沿着他们的轨迹,承担起生活的责任和程序。
看到超市货架上闪闪发光、种类多样的糖果,立马想起儿时对春节的期待和兴奋都是由味蕾最先勾起来的。
想把这份快乐也给儿子的童年延续下去,抱着年幼的他到货架上,“我们买些过年你和好朋友一起吃!”孩子干脆地挑了一个平时想要、怕虫齿我不给买的棒棒糖。
“还有这么多呢,其他的不要吗?”他奶声奶气却斩钉截铁“不要呢”。
看到糖果两眼放光,开心拍手的场景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出现。也是,现在就算我不给买,家中老人、朋友给买的各种糖果、巧克力茶几堆了一箱子,想吃啥时候都有,好的里边挑好的,自然对这些市面上的普通品种提不起兴趣了。
反观自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西北小县城,物质基础相对还是匮乏,过年大人才会给家里买点散称糖果,量少不说,“难得一吃”的糖果也会被藏在柜子里用来招呼拜年的客人,我们几个小辈吃糖得是要央求几次做好“审批”。
有时候趁人不注意偷偷拿一两颗藏起来,至今都为当年的“狡诈”感到可笑,“我原来也是很喜欢吃糖的啊”,便在购物网站上搜索“儿时过年糖果”,出来了记忆中包装简陋的“光腚糖”,标题是“老式糖果”!朋友笑“那种糖就是个甜味,没啥吃头”,一斤十来块钱,自嘲“老阿姨回忆下童年”。
说到我们的童年,那会儿没有手机,没有wifi,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各自新鲜的见闻,也只有春节四家人才能默契的齐聚一堂。小辈们放炮,大人们包饺子。姥爷卷起袖子在厨房里忙活着,鞭炮声、笑声、电视节目声构成了春节的记忆。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
史金,女,国家一级播音员,现就职于嘉峪关市广播电视台,主要从事对外宣传工作。
征稿
《记忆中的春节》征文启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zz/1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