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到底有多ldquo甜腻rd

和东北的豪爽、江南的婉约不同,南京像是一个日上三竿刚刚睡醒的人。

随性从容中带着知足常乐,有淡看春花秋月的豁达。

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南甜北咸是衡量中国饮食文化一个“不会出错”的准则。

“不南不北”的南京这一味“甜”却尤其突出,与大家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南京南北兼容,食物既有北方的朴实大气,也有江南的精致细腻。

而“甜味”承载了南京这座城市的舌尖记忆,为一代又一代的南京人留住经典的美味。

图源:光影剑客N

大家都知道广东人很能吃甜。但若要论吃甜的厉害程度,苏南人应当独占鳌头!

苏南菜不管素菜、荤菜,很少有不放糖的。无锡酱排骨中的白糖用量能达到肉和骨头总重的10%!

要说“嗜甜”程度无锡10分,苏州9分。那咱们南京怎么说也得有个8分。

南京夏季的街巷小摊,莲蓬、莲藕随处可见。莲子可以生食,也可以搭配莲藕熬粥。

藕与莲子可承担了南京不少的“甜腻滋味”。

瑞金路上的“南京第一家冰糖蜜汁藕”,称得上南京蜜汁藕的头牌,那是很容易记起的南京味道。

老南京休假请客,砍截糖藕作凉菜或点心,轻轻一咬就软糯可口,满嘴都是甜蜜。

糖藕好吃,藕粥也是不错!

粥与南京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各式各样的甜粥,给南京带来了秋天的慰藉。

从板车推着紫铜锅沿街贩卖,到现在拥有三家分店,蓝老大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南京人。一碗糖粥藕下肚,暖身又暖心。

图源:南京发布

小碗的酒酿元宵,晶莹剔透,甜度适中。软糯、嫩白的糯米元宵,伴着一股淡淡的酒香。碰到会吃的人家,自己加点煮过的莲子、红枣也是不错。

“酒酿”味道浓郁却甜而不腻,每每吃到就记起过去的沿街叫卖声:“卖酒酿~卖桂花酒酿!小元宵~~”。

在大部分南京人眼里,糖芋苗称得上是老南京心中ZUI有情怀的一样甜品。

嫩芋头蒸熟去皮,用桂花糖浆煮过后再加入菱角粉和藕粉。晶莹剔透的暗红色,别提有多好看了!

芋苗软糯香甜,入口浓稠爽滑,桂花若隐若现,就是这甜味稍稍有点腻人。

南京人的“嗜甜”不单单留于甜点,这种对于“甜味”深植基因里的追随,非当地人不能体会。

和无锡比可能不太突出,但也是让外省人看得头皮发麻的程度了。

不仅对白砂糖有狂热喜爱,南京人对于甜的执着,更多时候也离不开“鲜香”味道的结合。

这一“甜味”的融合,在南京饮食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吃肉的时候,烧菜的时候,甚至是吃汤包的时候!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汤包的吃法在这里称得上“家喻户晓”,毕竟南京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鸭血粉丝汤店和汤包店。

先咬破一个小口,慢慢吮吸其中的汤汁,瞬间“鲜甜”便在舌尖绽放。

这种鲜甜是透到骨子里的,是颤得人心软的味觉享受。薄薄的包子皮里满是热气,将甜味和肉香紧锁。

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离开南京,没有一个甜食控能不爱上金陵。

南京板鸭、盐水鸭出名,可是有很大部分南京人偏爱烤鸭!就凭那口酥脆的鸭皮和特制的卤汁,真是回味无穷!

南京烤鸭的卤汁很是“奇妙”。入口甜,回味咸,细细一品尝,还有点回甘的香味!

这非同寻常的南京甜味,让人酥了骨头,软了舌头。难怪南京人出门在外吃到别处的烤鸭,总是不禁想起自家烤鸭的甜咸味道。

鸭子卤汁带着甜味已经很奇妙了,还有更绝的甜味呢!

色泽金黄,满满的肉香的锅贴,也是甜口的!锅贴要趁热吃,一口咬下去就尝到了微甜的汁水,一点也不腻,甜度也刚刚好。

吃锅贴蘸辣椒酱再好不过,这辣椒酱不辣偏咸。和锅贴的鲜甜一中和那便是神仙味道了。

居住在南京,生活总是带着淡淡的甜味。一饮一啄中,都能感到糖水一般的温柔和包容。

走在新街口地下通道,闻着四处飘浮的甜腻糕点香,乐呵呵的南京人也沾上了城市的清甜。

就连南京城的地铁站都是带着甜味的。比如,地铁珠江路站又名“糖果车站”。

这美丽的名字缘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对夫医院治病后,乘地铁返回。在珠江路地铁站,孩子哭着说想吃糖,囊中羞涩的父母很是为难。

图源:百度百科

一名地铁员工看到这一幕,从口袋中掏出为自己儿子准备的糖果,送到患病孩子的手中。

并嘱咐孩子要听父母的话,早日康复。这让本来伤心的父母感动不已。

图源:光影剑客N

从此,珠江路地铁站的所有员工,都带着糖果上班。

拿到糖果的孩子们都亲切地把南京地铁珠江路站叫做“糖果车站”。

图源:光影剑客N

这座充满甜味的城市里,粗中带细的南京大萝卜们,豪放不失婉约。萝卜的爽脆和甘甜味道在南京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千百年来四海交融形成的南京性格,像是老南京人小时候心爱的蒸儿糕。雪白朴素的糯米糕,内里包裹着甜腻腻的糖芝麻。

既能嬉笑怒骂也能出口成章,能坐街边小店huai一海碗皮肚面,也能在金陵饭店浅尝一小碟盐水鸭。

在南京没有什么太过刺激太过出彩的东西,但样样都能让你轻松接受,并且"和光同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带着甜味的南京城孕育大大咧咧的南京人。

能生活在南京真好!没事逛逛街、散散步,去“芳婆”买块糕。

像是在盛夏季节喝了碗冰凉的绿豆汤,嘿,真是爽利!

南京吃喝玩乐整理发布转载请联系授权

??商务合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zz/10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