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日记长城有多长
本文导读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长城到底有多长呢?长城是谁建的?为什么要建长城呢?集团二幼的老师们为满足孩子们对长城的好奇,开展了“长城有多长?”主题探索活动,通过孩子们自主搭建长城,提高搭建水平、学习测量方法、丰富对长城的认知经验,一起去看看吧!
长城有多长
今年是祖国70年华诞,举国欢庆。幼儿园里孩子们也围绕“我和我的祖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一次班级分享中,小朋友分享了他去爬长城的趣事,引起了孩子们对长城的兴趣,长城到底有多长呢?
“长城好长好长啊,就像一条长长的河流。”
“就像一条龙一样。”
“长城绕过了好多的山,弯弯曲曲地像长江一样。”
“长城有万里长,所以它叫万里长城。”
“是谁这么厉害把长城建起来的?”
……
为了丰富和拓展孩子对长城的了解,我们根据孩子提出的问题制作了调查表,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找资料,两天后带回园分享。
“长城有多长”主题分享会
经过亲子一起参与调查,孩子们对于长城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老师与孩子们围绕着主题“长城有多长”开展了一次分享会,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长城有2万多公里,
经过15个省,
东起山海关
西至嘉峪关,
从天上看就像一条龙一样。
老师:长城有2万多公里长,如果要走完长城,需要多长的时间呢?
“不可能走得完的,太长了。”
“走路不行,我们就开车呀!暑假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还一起开车回湖南呢!”
“长城这么长,开车得开多久啊!”
在这个时候,我们利用多媒体让孩子用耳朵感受速的车速声,用眼睛观察速移动的画面,在中途不休息的情况下,仍然需要大概7天7夜的时间才能走完长城。孩子们在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中,感叹道长城真的是太长太长了!
教师反思:从孩子们的分享中看出他们虽然知道长城长,但对2万多公里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因此我们开展关于“长城有多长”的深入探索,将抽象的长度概念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转化为孩子们可感受的具体形象。
第一次搭建、测量长城
孩子们在积木区自主搭建长城,当发现教室空间不够时,有小朋友提议将长城搭到教室外面去,从三楼一直延伸到二楼……
搭建结束,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观赏“我们的长城”,并讨论。
师:请问今天搭建长城用到了哪些材料?
“积木、纸砖、万能工匠、一次性纸杯、画笔……”
师:原来你们利用材料相互连接的方法搭建了长城,那今天的长城到底有多长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计算一下呢?
“可以用尺子量,一量就知道有多长了。”
“用脚步。”
“我们用很多纸铺地上,铺完数一下多少张纸就知道了。”
“长长的透明胶,笔都可以。”
“笔是硬硬的,不能拐弯,可能会不准确。”
“绳子可以拉很长,而且软软的,可以拐弯。量完了我们再用尺子量绳子,用颜色纸做记号就知道有多长了。”
师:这个主意不错,但绳子一拉就跑开,怎么固定?
“用积木压着。”
“班里已经没有那么多积木了。”
“用透明胶贴住绳子来固定,这样就不会动来动去了。”
孩子们刚开始摆绳子时,将绳子拉成直直的一条线。经过老师的提醒,他们将绳子沿着积木拐弯的地方摆,并将多出来的绳子剪断,保留了测量的那段绳子。
师:“怎么知道这条绳子有多长啊?”
“我们可以用笔来量呀!”
“笔太小了,量不完的,如果有孙悟空的金箍棒来量就好了!”
“我们外操场不就有吗?可是没有那么多金箍棒!”
“我们全部拿过来摆,一个接一个。”
“可是后面不够怎么办?”
“我们量过的地方做个记号,再接着放不就可以了吗!”
“最后算一下一共几根金箍棒,这样就知道绳子有多长了!”
于是孩子开始分工,有的拉直绳子,有的做记号,有的记录金箍棒放了几次,有的重新调整金箍棒的摆放,首尾相接一个接一个。最后,经过孩子们的一番努力,终于测量出使用了33根金箍棒。
教师反思:孩子们在积木区搭的长城还有长城结构上的设计,但搭到后面孩子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xw/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