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布局一核两副中心兰州如何抓住发展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wzjj.html

  自年以来,“共同富裕”的话题经久不衰,近两年更是成为了一个热点议题。回归其定义我们发现,“共同富裕”不仅关乎民众生活,也是国之大计:“共同富裕”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让先富起来的、先发展的发挥带动作用,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不管是人与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还是地区与地区之间,联动、贯通、嵌合式地紧密联系、相互推动和影响,才能更好地实现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

兰州来源:摄图网

  兰州市是甘肃省的头部城市,“七普”数据显示,兰州市是甘肃省人口虹吸力最大的城市,目前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毋庸置疑,兰州市未来的发展状况,将成为甘肃省打破固有布局、形成全新发展力的重要基础,对甘肃省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

  那么进入“十四五”发展新时期,兰州会迎来哪些发展机遇?兰州又会如何为甘肃省的全新布局和规划定基?其实在近期发布的《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我们就能窥见一二。

  甘肃新发布的《规划》中,提到了构建以兰白、酒嘉、张掖、金武、天成和平庆等多个城市组团为重点的“一横两纵多组团”发展格局,同时也提出了以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加快形成以兰州—白银都市圈为核心、天水和酒泉—嘉峪关为副中心的“一核两副中心”为引领的城市建设格局。

来源:《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毋庸置疑,全新的“一核两副中心”建设格局,就是兰州接下来重要的发展新机遇之一。

  从空间布局来看,甘肃省“一核两副中心”的规划,将以兰州——白银都市圈为基础,囊括定西、临夏,辐射甘南,形成省内发展的中心带;以天水市为核心,将辐射庆平、陇南地区,带动南部区域整体发展;由兰州向北贯穿河西走廊,分别贯穿金武、张掖、酒嘉、玉门、敦煌,在兰白核心区和酒嘉副中心的联动下,实现全面发展。

  直观来看,就是以都市圈带动城市群、以城市群辐射城镇带,让省内所有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实现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兰州市未来将要承担的重要作用。

  其实在“十四五”的大规划中,兰州市的定位就已很明确: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国家重要的综合物流枢纽、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先行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示范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新高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不仅要有足够的胆量和气魄来规划未来的蓝图,也要有足够强的执行力去落实每一项规划、政策,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兰州想要在未来扮演好省内“一核两副中心”中的重要角色,就得优化布局、优先发展,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位。

  兰州市除了在《规划》中明确的“一横两纵多组团”、“一核两副中心”定位中占据重要地位之外,还有“兰西城市群”、“兰白都市圈”、“兰州新区”、“榆中生态创新城”和“黄河沿岸城镇带”等发展规划,这些都将是兰州接下的重点推进方向。

兰西城市群规划

  建设“兰西城市群”的原因,在于解决西部地区一直存在着发展底子薄,经济、民生和生态环保矛盾突出的问题,促进西部区域的均衡发展,这对兰州市乃至甘肃省都具有重大意义。而“兰西城市群”的建设想要实现质的飞跃,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目前,甘青两省正在谋划实施兰州至西宁城际轨道等交通项目,同时也在促进交通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推进铁路、公路、航空不同运输方式间客票一体联程和不同城市间公共交通一卡互通,让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互通互认。这些都是兰州接下来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内容。

  “兰白都市圈”的发展核心,在于以兰州市、白银市为基础,以定西市、临夏州为腹地打造的1小时通勤经济圈,这也是“兰西城市群”规划中的重点组成部分。

  根据《规划》,接下来兰州将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推动符合条件的地方撤县设区,不断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同时改造和新建快速城际交通干线,促进人员、物资高效流通,发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导作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远景目标是到年,“兰白都市圈”常住城镇人口达到万人左右,年达到万人左右,占到全省城镇人口比重的一半以上,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兰白经济圈规划

  当然,“兰西城市群”和“兰白都市圈”的建设,都是兰州向外的发力方向,城市内的发展变革,主要集中在兰州“一心两翼”的大布局,即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的建设。

  兰州新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强化产业集聚功能、门户枢纽功能、基础科研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兰州国际空港、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中川北站铁路口岸等重大项目依旧是关键。

  有关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主要集中在兰州大学“双一流”创建、兰州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培育“三篇文章”上。与此同时,撤县设区、轻轨4号线依旧是榆中生态创新城接下来发力的重点方向。

  从兰州乃至各个区县的“十四五”规划以及近期甘肃省频频发布的一系列《规划》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兰州的战略定位、形成的发展方向以及明确的建设思路,这些目标和愿景,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兰州展开新布局、形成更大影响力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xw/1401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