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经是河西走廊最难逾越的关口嘉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嘉峪关在古代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它的存在让我们中华民族得到了安全的保障,是守护我国的山河的卫士。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它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因此,关口就是那个年代的边防重地。

古代的行人通关在当时需要获得凭证,叫做“关照”,也称作路引,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功能类似今天的护照。我们今天说的“关照”一词就来自于这种古代通关的凭证。对此,而今的关照已经是人与人之间的客套话,也是一种礼仪。

悬壁长城,是一座米的长城,也是现今保留下来最完整的一段。它建在45°倾斜的山脊上,好像悬在空中,因此得名悬壁长城。嘉峪关的整套防御体系,延绵数十公里,修建了年。悬壁长城在峡谷的北面,为南北走向,城墙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这两条长城形成拱卫之势,共同扼守黑山峡口。

如今来到嘉峪关,有不少导游会讲道这里留存的逸闻轶事,从而显得嘉峪关的神秘。例如,清代,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时有诗赞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又云:“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指出这关真乃“雄关”。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

因此,来到这里,你可以了解到不一样的嘉峪关。例如,长城第一墩,又称讨赖河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关西门外百余米处,有清代刊立的“天下雄关”石碑。清嘉庆十四年(年)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防务时,见这里南有祁连雪山,北有黑山,关势雄伟,便写下“天下雄关”四字并勒石为碑。

古丝绸之路雕塑群雕刻了中国古代在嘉峪关地区有过记载的张骞、霍去病、班超、玄奘、马可波罗、林则徐、左宗棠七位主要历史人物造像及五名随从、二匹马、二峰骆驼和一架马车塑像组成,借以展示石关峡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内涵。张骞两次出使西使,霍去病率军攻伐匈奴,唐玄奘西天取经,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东入中原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史迹。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xw/134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