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为何如此之雄

SEO百度优化求职QQ群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627/6359009.html

嘉峪关,号称“天下 雄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它位于千里河西走廊南北山系拱合最狭窄之处,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 墩,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亦有连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适合战争防御的需要。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米,面积2.5万平方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关城内还建有游击将军府、官井、戏台……如此荒凉之地,建起了如此雄伟的建筑,真令人惊叹!

那么,又是谁于何年何月主持修建了嘉峪关呢?某年某月某人?在这不毛之地修建要塞城楼哪有那么简单!事实上嘉峪关先后四次历时年,才最终形成了如此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其修建的先后次序,正如史书《秦边纪略》记载:“初有水而后度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

初有水而后度置关——明洪武五年(年),征虏大将军冯胜平定河西后,班师回朝途径此地。他见此地地形狭窄,又有讨赖河天险可据,遂决定在此地建关筑城,扼控咽喉。就这样,冯胜主持修建了一座周长丈、高2丈余、宽厚丈余的有关无楼的黄土夯筑城。建成之后,关西是大草滩,黄草平沙、地域开阔。关东是丝绸之路重镇酒泉,并且在紧靠关东的南坡下有 的峪泉活水“九眼泉”,泉水冬夏澄清、终年不竭,可供人马饮用,并可灌溉良田。

有关而后建楼——明弘治八年(年),李端澄在西北边陲戍边,时任肃州兵备道。他看到嘉峪关有关而无楼,认为这对我们的防守极其不利。于是,在上表朝廷征得同意后,李端澄主持修筑了嘉峪关关楼和罗城。建成后,效果又如何呢?据《敦煌杂钞》记载:“李端澄构大楼以壮观,望之四达。”就这样,嘉峪关关城建成多年之后关楼才拔地而起。

又过了十一年,也就是正德元年(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能力,李端澄又按照之前所建关的样式、规格修建了光化楼和柔远楼。同时,还修建了官厅、仓库等附属建筑物。经过这次修建,嘉峪关的城楼虽然修好了,却依然是孤城一座。在之后的十几年里,河西边境的番兵尤其是满速儿部多次围困嘉峪关,或是干脆绕过它去劫掠附近地区。那个“游击将军芮宁率八百将士血染沙场”的悲壮故事就发生在这段时间……

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嘉靖十八年(年),兵部尚书翟銮巡视河西防务,看到“孤苦伶仃”的嘉峪关,认为这里必须加强防务,便上疏皇帝恳请加固嘉峪关,修缮边墙。后嘉靖帝命李端澄再次主持修建嘉峪关。此次修建,不仅在关城上增修敌楼、角楼等,还在关南关北修筑两翼长城和烽火台等。两翼长城是什么概念?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悬崖之上的天下 墩!至此,一座规模浩大、建筑宏伟的古雄关挺立在戈壁岩岗之上,它像一队威武雄壮的战士,屹立在两山之间,伸出双臂牢牢地守卫着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如此雄伟坚固的嘉峪关,又倾注了建筑者们多少心血呢?

据说,当年修筑这座城墙用的黄土,都是经过认真筛选和加工制作的。首先将选好的黄土放在青石板上,让烈日烤晒,将草籽晒死。再由工人们把草籽等杂物细细筛选掉。夯筑墙身时,更在黄土中掺入麻丝、灰浆和糯米汁,以增强黏结能力。待修筑工程结束后,还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在距城墙一定距离内,用箭射墙,如果箭头射不进去,则证明城墙坚固合格;如若箭头射入墙体,则证明工程不合格,要进行返工重建。

正因为有着如此严苛的要求,嘉峪关才能在战火与时间的双重洗礼下,一直巍峨屹立于茫茫戈壁上。

嘉峪关,自从建起就担负起守护边疆的重责。多少儿郎在那里抛头颅洒热血,只为身后的家与国!如今,雄关依旧在,战争已远离。留给我们的,是那段金戈铁马的历史、是那些忠肝铁胆的英魂们!我们不会忘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xw/1310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