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敦煌,是谁挥毫写下了天下第一雄关

当年苏轼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在嘉峪关之行再贴切不过了。

嘉峪关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它雄踞在长城西端终点,峭立嘉峪山之麓。巍峨宏伟,险峻天成,气势磅礴,“连陲锁钥”,是古代万里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要塞、河西第一隘口,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必经关隘。

嘉峪关的设立得益于明朝开国名将:冯胜。年(明洪武五年),朱元璋派冯胜为征西将军,追击元朝残部。冯胜一路获胜,平定河西之后,为稳固西部,在嘉峪山和黑山之间最狭窄之处修建土城。经过几代人,数百年的不断完善,至年(嘉靖十八年)终成。

嘉峪关的整个修筑工程持续上百年,至今虽历经经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部分墙体虽有剥落,但是绝大部分依然完整牢固,这得益于当时精湛的建筑技术以及严格的验收制度。

修筑城墙用的黄土,都是经过认真筛选和加工制作的,首先将选好的黄土,也有说是“黄胶泥”,放在青石板上,让烈日烤晒,将草籽晒死。夯筑时,将黄土+石块+树枝或芦草混合使用,再用力夯实,一层一层往上夯筑。6米以下为黄土夯筑,6米以上用土坯加筑。

当时对城墙的验收工作也是一丝不苟。工程结束后,在距城墙一定距离内,用箭射墙,如果箭头射不进去,证明城墙坚固合格;如若箭头射入墙体,则证明工程不合格,要进行返工重建。如此严格的长城工程管理制度,保证了长城工程的质量。

关西门外百余米处,有清代刊立的“天下雄关”石碑。清嘉庆十四年()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防务时,见这里南有祁连雪山,北有黑山,关势雄伟,便写下“天下雄关”四字并勒石为碑。给后人留下了永恒的纪念。

嘉峪关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瓮城,嘉峪关讲解员告诉我们,在古时,有外敌攻城,靠外的城门会故意打开,靠里的城门关闭,外敌自狭窄的外城门进入后受困于瓮城里,守城的将士可以从城楼上放箭或投掷石头等毙敌,大有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之意。

戏台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年)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主持修建,系当时守城官兵、城内居民及过往商旅的娱乐场所,其形制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戏台。

明末清初从内城迁到现处。庙内原有大殿一座,陪殿两座,另有刀房、过厅、马房和牌楼。总面积平方米。关帝庙曾多次扩建,最后一次重修是嘉峪关游击将军熊敏谦主持的。年由嘉峪关关城文管所自筹资金70万元对关帝庙进行了重新修复,对牌楼进行了彩绘,使关帝庙恢复了明清时的风采。

清朝时期,沙俄占领控制着嘉峪关外大部分中国领土,一代名士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重修嘉峪关,并亲题“天下第一雄关”;年,68岁的左宗棠领命出征,他命军士抬着他的棺木从嘉峪关出发,大有决战沙场的魄力。最终左宗棠及其领导的湘军仅用3年的时间就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所有失地。

自古以来,嘉峪关这里是抵御胡人进入中土的关隘,也是古丝绸之路上中西贸易的重要口岸,堪称是西部第一海关。光绪七年(年),《中俄伊犁条约》将嘉峪关辟为贸易商埠,成为通商口岸,以茶叶、瓷器为主的的对外贸易极为兴盛,其贸易额在当时的中国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高大的城墙,壮观的楼宇,精致的小院,整齐的街区,商铺酒肆,客栈公馆齐备,无不彰显嘉峪关当年的繁荣昌盛。

今天,我们沿着当年人踩马踏后留下的光滑石板路走进嘉峪关,聆听着昔日的喧嚣,抚摸着历史的脉搏,仿佛听见关外金戈铁马,战马嘶鸣;又仿佛看见那些忙碌的商贾、驼队,虔诚的使者,悠闲的旅者就在眼前浮现。

嘉峪关上“天下第一雄关”匾额出现的最早时间至今是迷,“第一雄关”之势、之威、之气也很难依靠双脚、双眼、双耳去领略,发生在嘉峪关身上的故事很多,它是一本翻不完的史册,我们永远不识它的真面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xc/13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