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景点中华长城龙之尾,重现嘉峪关长

导读

在嘉峪关关城南7.5公里处的明长城西端起点,矗立着一座著名的长城墩台——万里长城第一墩。这里一直是众多游客神往的地方,在长城的研究和保护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第一墩,又名"讨赖河墩",始建于明嘉靖十一年(公元一五三三年),是原肃州西长城的南端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西段第一墩台,故名“万里长城第一墩”。它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城沿线气势最为壮观的墩台。该墩台原名讨赖河墩,因坐落于讨赖河(俗称北大河)北岸高达82米的悬崖峭壁边缘而得名。从它在万里长城上所处的位置来看,相当于山海关的老龙头。

看“第一墩”,也重在看这个“第一”:明代万里长城东有山海关老龙头,西有嘉峪关第一墩遥相呼应,闻名天下。万里长城沿线烽燧墩台数以千计,而此处为长城西端的第一墩。其二是他的险峻,凡是到过“第一墩”的游客,无不为它所处的位置而惊叹,它高耸于悬崖绝壁之上,脚下河水奔流,几十米宽的讨赖河床从祁连山口(冰沟口)到这里形成了一个大峡谷,是防守的天然屏障。

墩台筑于长城墙体内侧,矗立于五十七米高的垂直河岸上,地形奇险,猿臂难攀,现残高8.3米,底边东西底阔14.3米,南北长15.7米。为黄土夯筑,夯层20厘米。

墩台所处之地位祁连山麓冲击扇,冲击扇砂石层厚度达数百米。其性干则坚硬,遇水则松散。由于祁连山雪水和雨洪常年冲刷,冲积扇上切下一深深的河谷,讨赖河因此而形成。由于河水常年冲刷,墩下河岸逐渐坍塌。又因讨赖河水险莫测,遇山洪时,河水猛涨,每秒最大流量曾达立方米;而平常最小流量每秒仅有1.9立方米;年平均流量为每秒19立方米。所以墩台的保护与河水的流量大小有直接的关系。

依托长城第一墩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自然景致壮观,东边是群楼林立的嘉峪关市区,西边是浩瀚无际的大漠戈壁,北边与雄伟壮观的嘉峪关相连,南面为连绵起伏的祁连雪山,脚下是发源于祁连山的讨赖河。长城第一墩旅游景区,以长城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为内涵,以戈壁风光和西北民俗风情为基础,是一处观光、探险、休闲、娱乐、怀古游历和拍摄影视场景的好地方。

为保护这一著名长城遗迹,一九九八年至一九九九年,嘉峪关市文物部门在墩台下河谷中轴线北侧筑一拦水坝,坝高1米,坝底宽5米,坝顶宽2米,坝长米。此坝曾发挥过一定作用,阻挡了小流量的河水,减轻了河水对墩台下河岸底部的冲刷。但遇大水,则无济于事。所以墩台东南角已坠下河谷,所余部分也岌岌可危。

年12月,嘉峪关一带发生5.6级地震,墩台西侧河岸又开始裂缝。因此,墩台的保护,迫在眉睫。需紧靠墩台河岸建造一与河岸等高、长-米的阶梯式月牙形护坡,方可彻底解决墩台的坍塌问题。还可在墩台西面米处建造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天生桥",引水至桥上,形成桥瀑奇观或水帘,以方便游客跨越河谷观瞻著名的万里长城第一墩。

对于它的雄险,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万里长城沿线分布着许多关隘,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两座:一座是东端的山海关,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关,而后者经前者犹有过之,所以嘉峪关是长城上的最大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但嘉峪关初建时不过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占地2平方米。而现存的关城总面积33.余平方米,比原来的大数倍。

在一万多华里的明代长城线上,墩台无数,密如繁星,而嘉峪关长城第一墩与河北山海关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中华长城“龙”的首尾,成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美名。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丰碑,那么长城第一墩就是这座丰碑崛起的地方。

-END-

图片来源:匠风部落

???

???

匠风大师酒

你说要把生活过成诗的样子

我就给你诗的底蕴和气质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比较好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ly/22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