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嘉峪关宣
11月27日,首届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丝绸之路(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成功举行。
本届大会正式宣告,以嘉峪关为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节点城市,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这个平台,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交流,共同促进持续发展。在会议上,《首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嘉峪关宣言》正式发布。
嘉峪关市委书记王砚
丝绸之路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进沿线多民族、多国家之间文化互动和民心相通的最直接方式。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创造,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丝路沿线非遗文化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名誉主席龙永图、嘉峪关市委书记王砚
丝绸之路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根”,是发展民族文化之魂,是当代文化、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创新之源。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因此,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一、保护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以更高的标准多渠道认识本民族历史的需要。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增强地区纽带、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时期以原有合作共识作为交流基础,促进艺术观念再度融合,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的协同发展。
(左)嘉峪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进平;(右)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秘书长赵永利
二、创新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技创新的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科学之源的文化,是民族之根的文化,是每一个民族文化的母体。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在文化创新、艺术创新和科学创新的过程中,丝绸之路非遗文化将发挥重要的智力支持作用。
三、传承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冲击,我们要更加重视对边缘文化或非主流文化的尊重与保护,重视各少数民族的参与,重塑中华文化的灿烂文明。
签约仪式
四、重视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人际关系和谐、环境关系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ly/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