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齐聚嘉峪关探研丝路彩陶与嘉峪关历
第二届丝绸之路彩陶与嘉峪关历史文化
研讨会在嘉峪关召开
8月13日上午,由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与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丝绸之路彩陶与嘉峪关历史文化研讨会在嘉峪关市举行。
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洪涛、嘉峪关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巨胜、嘉峪关市政协主席边玉广、嘉峪关市委副书记杨伯江、嘉峪关市政府副市长何正义出席研讨会。来自乌克兰工程师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外6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洪涛
嘉峪关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巨胜
嘉峪关市政协主席边玉广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志安在致辞中说,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嘉峪关市委市政府领导超前的文化眼光和创新的文化思维的体现。两年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使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学者专家们相聚雄关,发掘三千年嘉峪关文明、探寻五千年中华辉煌。此次研讨会,邀请全国各地多民族的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人类学、文化学等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是为了打通学科限制、区划障碍,共同破解学术难题。我们相信这次会议在中国学术史上将会继续留下开创性的一笔,其论文的结集出版,也会在嘉峪关文化史上成为一座学术里程碑而永被传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宏开致辞时说,从甘肃向南经四川、云南、西藏直到喜马拉雅山南麓,有一个文化走廊,就是马家窑文化祖先古羌人的迁徙路线。在这个线路上,有9个国家的多种语言与藏缅语关系密切。嘉峪关即将出版的文化丛书,是嘉峪关非常重要的文化建设。这个文化建设与嘉峪关近几年的经济腾飞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嘉峪关走在了前头。
嘉峪关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巨胜在致辞中说,嘉峪关是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唯一交汇点,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有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关城、魏晋墓群地下画廊、万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黑山岩画等文物古迹和景区景点,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志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宏开
近年来,嘉峪关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把文化放到丝绸之路大背景、文旅融合大格局中去审视和探索,谋划实施了方特欢乐世界、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世界文化遗产公园、观礼古镇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有效破解了城市转型难题,赋予了历史文化新的内涵。本次研讨会,对于挖掘丝路文化、彩陶文化和长城文化内涵,提升嘉峪关历史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推动全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广纳各方智慧,广集各界良言,把嘉峪关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此次研讨会,旨在发挥学术机构的高端智库作用,促进和繁荣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的学术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理念,不断在创新发展载体,提升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水平,为嘉峪关市深入贯彻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文化旅游大市提供智力支持,以此展现嘉峪关市丝路文化、长城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韵味。
会议现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ly/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