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长城嘉峪关明代长城防线探访六
干河墩:万历二十七年(年)置。位于酒钢10号门东侧,是防线上腹里墩,西接关城烽火,东传上腰墩。是我市市区内保存相对完好的墩台。
横沟腰墩:万历年间筑。位于野麻湾边墙上,在镇远墩和新墩子墩之间。墩内侧有燧,呈与边墙平行排列。
花城儿后墩:嘉峪关防线最东北。嘉靖年间筑,位于金塔县境内,花成湖东北。与长山墩、花城儿前墩、明盐墩、钟家墩扼控新城草湖东北。烽火传沙岗墩。
花城儿前墩:嘉靖年间筑,位于肃州区境内,花成湖东。与长山墩、花城儿后墩、明盐墩、钟家墩扼控新城草湖东北。烽火传沙岗墩。花城儿路墩在其西,并入。
钵和寺后墩:位于新城草湖西后墩山顶,与小钵和寺隔水相望,位置冲要,俯视丝绸古道。与钵和寺东墩、西墩、董家沟墩扼丝绸古道北路进出新城草湖段。墩台底部长、宽各14.4米,残高8.5米,顶部长10.5米,宽9.5米,为四棱台体,体型略大于其它墩台。墩上依然留存明军报警燃烟放火之草木灰烬。
钵和寺东墩:西接后墩烽火,东传马路山墩。与钵和寺西墩、后墩、董家沟墩拱护小钵和寺,扼控丝绸古道。当地农民称“单墩子”。被有关部门误断为“董家沟墩”。
梧桐林墩:嘉峪关防线最北,位于新城草湖以北山顶。《肃镇华夷志》:“虏不顺墩,潜从北来者,常袭于此。”
新城堡:嘉靖二十八年(年)筑。位于今新城镇新城村第一居民组东侧,在嘉峪关东北35公里。用黄土夯筑而成,堡高10米,墙头筑有巡墙。堡内西北角有一台阶式漫道,可直达墙头。紧靠西墙外筑墩台一座,略高于堡墙。堡内原建有上帝庙、圣母庙、关帝庙三座。因卑湿颓废,康熙四十年(年),西移钵和寺。
沙岗墩:永乐年间筑,与第一座新城堡(沙堡)同时修建,是新城草湖最早的墩台。墩上瞭望可达湖区全景。接后墩山、梧桐林、花城儿方向烽火,是新城草湖周边各墩的中心,享有上传下达的墩中旗舰地位。明代新城草湖方圆平方公里,包括现花成湖、苍儿湖、大湖,湖沼连天,湿地无垠。与紫禁城同时修建于十五世纪初,虽然沙岗墩灰头土脸,紫禁城金碧辉煌,但是,他们的终极象征意义是一致的。
新城中沟边墙:万历年间筑,位于新城草湖南部,自西向东横穿草湖。是嘉峪关东长城东段,边墙上有柳条墩、马莲沟墩、白土滩墩等。水壕长城位于此。根据附近汉代画像砖墓描绘显示,此地为元狩二年(前年)霍去病鏖战匈奴的古战场。
吴晓棠向当地农民了解长城情况
作者简介
毛富:嘉峪关日报社通采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嘉峪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吴晓棠:中共嘉峪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热爱本土文化,长期从事地方历史和长城研究。
本期编辑:黄鹏
嘉峪关新闻网原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ly/12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