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路向西2017年美术学大西北艺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那一抹微妙的艺术情愫在“黄河饮马傍交河”的戈壁滩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这次艺术考察之行,博览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山川风貌,通阅博物馆。通过这样一种文化地理的走访、调查研究方式,将学生的毕业考察,文化采风活动和自发探索中国的历史文明结合在一起,建立大的文史观。

一是师古人,从古代艺术作品中吸取艺术修养和灵感,二是师造化,从游历山河实景中观察大自然景色,做到胸中有丘壑,养成广阔的艺术创作心胸。引出自己的艺术创作思路,积累艺术创作素材,为日后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途径西安—敦煌~宁夏—北京这一条文化线路,感受中国文化走廊上的山川地貌、人文地理,品赏由此产生的艺术作品,如秦汉雕塑、宁夏岩画、敦煌壁画等,开拓文化视野,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来。

(关明新陈伟)

年8月29日,我们出发。

多年前,中国汉代张骞从这里出发,凿空西城,开辟通路。从此,使者相望于道,古老的中国开始与世界相连。

如今,我们从这里出发,沿着河西走廊,博览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山川风貌,去探索那粗犷,空旷,宏伟而浑厚的大西北。走访文化地理、调查研究方式,通过毕业考察,文化采风活动和自发探索中国的历史文明,使我们建立大的文史观。

当然,在这里无须过多的寻找景点因为所到之处都是景,每个画面都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毛佳唯

邵卓丹

长安自古帝王都,十三古朝定都于此。厚重的城墙,围住沉淀的历史。本该宁静的夜,却被装束霓虹。人潮涌动,似是往朝繁华,跃入眼前。琳琅的街道,展示着不同的风情;诱人的小吃,似誓要留下万千客。钟鼓楼的伫立,传出沉闷的钟鼓声,慢慢地道着历朝故事。备一杯清茶,诉与你听。

黄嘉咪

去到博物馆的路上路过书院门,一幅幅丹青,一阵阵墨香,干净的石板路,古味的建筑,让心灵跟着宁静许多,不由得放慢脚步。颜体,柳体,欧体等古代书法石刻真迹汇集于此,清新飘逸、苍劲有力、秀丽颀长、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让人大饱眼福。经典传世名篇字字珠玑,凝练有力,凿刻于碑石之上,千年前凹凸的镌刻字痕历历在目,驻足良久,思绪渐渐飘远,仿佛隐没于阵阵锤拓声中。

刘倩

中国有四大碑林,它们分别在陕西、山东、四川和台湾,而陕西省的安碑林博物馆,以碑石之多、价值之高,名列四大碑林之首。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在印刷技术还不发达的唐代,为避免士子们在学习时传抄的错误,并能永久保存,特刻石经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大学内。不经如此,这里还有盛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真迹。以及诸遂良、王羲之等著名书法家的手笔。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我们抱着不同的幻想去拭去这座古老城市表面所覆盖的尘土。是敦煌的太阳,是诗人眼中陪伴大漠长河的寂寥,是佛教徒眼中的万丈光芒,更是我们眼中的诗和远方。

初次来西北,对于这里的风土人情很是陌生,只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很纯朴,大气而不张扬。而对于敦煌,对于莫高窟,更是让我神游已久。莫高窟的规模看似并不是很大,但是要想品味到它一点一滴的内涵,不仅要花费许多的时间,更要倾注些许精力。初到这里,虽然是“浅尝辄止”,但我确为莫高窟宏大的气势、精湛的雕工和绚丽的彩绘所叹服。可惜有相当部分已经被风化和破坏,年的风霜,洞窟没办法守住永恒,但正是这一切才组成了现在的充满了苍桑感和成就感的莫高窟。站在深遂的洞窟中,我苦思冥想:历史是什么?少不更事时以为是文字图片,再以后就以为是经验教训,现在才知道它都不是,也都是。有莫高窟一样经过沉淀的事物都是历史。洞窟的佛像站得高,见得多,可是它却在历史的过往中保持着一贯的沉默,象尘埃一样,淡化着自己的存在,在更为深远的历史长河中显现着不可磨灭的光彩。

康娟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

各国的旅游者对莫高窟的评价是:"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林卉

《陇貌》甘肃省位于祖国地理中心,东接山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与宁夏、内蒙古自治区毗邻,西北一隅与蒙古接壤,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甘肃复杂多样的地貌。在甘肃,我领略到了大漠荒烟的苍茫、风蚀艺术的磅礴、七彩丹霞的斑斓和承载了千年兴衰的玉门关,这对我这个看惯小桥流水的南方人来说无疑是视觉的刺激和情感的共鸣。我似乎能明白古人对边塞风光的热爱,这不仅是一场文化之旅更是一次感动之行!

王姝雨

大西北之旅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敦煌了吧,尤其难忘的就是鸣沙山之旅。我们骑骆驼爬沙山看日落星星,鸣沙山的坡度不小,爬的时候一气呵成,全程没有歇脚的地方,但爬完俯瞰月牙泉的画面太打动人了,爬上沙山已经接近9点,不一会就见到鸣沙山的日落景象,太阳微羞落下一半时,这片天变得橙色尽染,傍晚的阳光使鸣沙山比白天时少了一分热闹,太阳完全消逝后,鸣沙山月牙泉迎来了他夜晚的寂静。

李柯钰

山脊像一条连接蓝天的柔软丝带,又像是斧削了的锋刃,缓缓地向高处伸展,延入无尽的天际。更为绝妙的是,阳光之下,沙山阳面明亮的身影与沙山阴面暗淡的阴影,形成一明一暗的“阴阳脸”,棱角如刀刃,大漠旷野之下,尤显得妙意无穷。这就是鸣沙山了。月牙泉,梦一般的谜,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月牙晓澈”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是一个不能用脚到达的地方!

嘉峪关城楼雄武威严,像一个桀骜不驯的战士,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感慨油然而生。

杜晨宇

路上我都无所事事,基本不拍人像,人越少的地方景色越有看头,最喜欢鸣沙山的沙丘,有时幻想自己是古代的商旅,走一走沙漠中的丝路。沙急啊似刀,风也疯狂发怒,令人皱眉低首,冲入漫漫长路。感觉现在的采风只是公式化的章程,路途中的风景都打上了凡俗的标签再无原汁原味的风光。身边的人只知一味的拍照,放弃了印入眼帘的风景,生怕别人不知其在“旅游”一样。就像现在的工匠再做不出云龙石雕,然中国五千年文明虽在,但丢失了许多重要且难以找回的精神,我们的内心又曾几何时有一丝触动呢!

王玮佳

嘉峪关,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张骞曾带着满载丝绸的骆驼商队,缓缓西行。站在这里的城楼上,你会发现自己的渺小,一望无际的沙漠,长河落日圆的气势磅礴而来。抬头望天,都会被瓦蓝瓦蓝的天给洗净心灵的污垢一般。站在这里,只想和这茫茫沙漠化为一体而存。

李思墨

走进丹霞地貌,犹如斜铺的彩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丹霞是以地貌色彩艳丽、层理交错、气势磅礴、场面壮观而称奇,是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彩色丘陵,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当我们登上观景台等日落时分,人群密密麻麻占满了观景栈道,一不留神就被抢占了位置。太阳还在山的对面,渐变着红色余晖。我静静地望着这"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看着眼前山间七彩弥漫,光线一点点照耀观景台下的这一片沟壑,那流光溢彩的丹霞最美瞬间让我和众人一起发出了连连赞叹。

章韶璇

仰头是天,脚下是地,远处是层峦叠嶂的山峦。眼界和心境在那一刻静止。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我几乎不知如何形容此时此刻的惊喜和激动,这是一个绝色的世界,在这片几乎寸草不长的广袤丘陵,仿佛上帝的调色板。各种顔色浓烈地交织在一起,色调如波浪顺着山势起伏,或从山倾泻而下,犹如斜铺的彩条布,张扬而奔放地宣泄着古老的激情。无论用多么美丽的词语都难以描述张掖丹霞地貌的那种神奇。得越近、越深,越迷。

叶林芝

大学四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唯一不变的就是初心。我喜欢一望无际,知识的海洋也是广阔无边,在月牙泉看到的沙漠,让我有种火热向前进的,渴求了解这里。在去往甘肃的路上有一片无人区,一眼望去,车都没有一辆,让人不得不感叹真是地大物博。旁边一直连绵的祁连山脉,连绵不断。等到贺兰山脚下才让人由心发出很是荒凉,山体光秃秃的,树都不怎么长。但是贺兰山岩画很精彩,感叹为什么古人都那么智慧,怎么把岩画画到石头上,历经风雨为什么都还不消失殆尽。一路收获一路快乐一路潇洒,让我们红尘做伴,活的潇潇洒洒。

郑然丹

骑着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我们在沙漠上悠闲地走着,身后留下一串串行深深的蹄印。一眼望去,是一片片茫茫的沙海,是一眼忘不到边的泛着微光的暖黄。高耸的驼峰和庞大的躯体也披上了一层霞光。终于夜幕落下,悄悄掩起这沙漠光艳与诗意。远处的几个不大的沙丘,在光和影的衬托下显得那样宁静。仿佛大自然在这里把汹涌排空的波涛,刹那间凝固了起来,让它永远静止不动,更古不变的静静等候。

邹水丰

到了银川西行三十公里来到层峦叠嶂的贺兰山脉,看过贺兰山岩画,感叹古人的智慧与丰富的想象力。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再来到韩美林艺术馆,欣赏了许多当代艺术作品,其中发现韩美林先生作品当中吸收了许多贺兰山岩画的元素,通过这些元素变异,组合,再造。创造出带有自己标签与个性的当代艺术品。

而他独到的艺术风格以及鲜明的个性特征,让我为之吸引。

马鑫桐

杨越茗

这次西北毕业采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贺兰山岩画。岩画是最原始的绘画艺术,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韩美林先生的艺术也深受岩画艺术的影响,创造出许许多多原始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作品。现代社会接触的东西之多,审美也相对高,如今很多艺术家也寻回原始,将复杂的东西概括性出来,将最质朴最直接的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看岩画,不仅仅是用知识,更需要美感来欣赏,这将会展开一个充满梦幻的艺术世界。

张乐莹

法海寺——我国明代壁画之最,也是我本次旅途的最之震撼。当我走进大雄宝殿,手电筒的灯光打向墙壁——满壁辉煌,华丽到难以用言语表达。我想其装饰和美化的功能使它成为了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人类对美的追求,是生活写照的真实留存,是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一种艺术创作形式。画师巧妙地构思及精湛的绘画技法堪称美轮美奂,甚至其中蕴藏的深厚智慧更是赋予了佛教典藏和教化意义。如今作为观者的我透过这积年的尘埃,依旧可以清晰的领悟到其中的所要表达的清净殊胜、光明和谐的理想圣境。

赵浩辉

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本版编辑:毛佳唯

责任编辑:团委学生会新媒体中心

终审:陈伟关明新

温大|美术与设计学院









































安卓开发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ly/12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