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大工作活起来严起来实起来
让人大工作“活”起来“严”起来“实”起来
——嘉峪关市创新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文博
创新是地方人大工作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近年来,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创新,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探索体现人大特点、发挥人大优势的新方法、新途径,积极搭建代表履职平台,拓宽代表联系群众渠道,提高代表依法履职能力等,推进全市人大工作“活”了起来、“严”了起来、“实”了起来。
代表动起来工作活起来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8月14日,嘉峪关市人大代表张宁宁早早地来到大众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热情接待来访选民。聆听完选民反映的问题后,她一一详细做了记录。
据张宁宁介绍,目前工作站有两种接待选民的方式,一种方式是每月一日的固定接待,另外一种是随时接待。尽管当天不是固定接待日,但她是社区工作人员,在服务居民的同时,可随时接待到访选民。
记者注意到,在大众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公示栏里,不仅张贴着相关单位的答复文件,还有问题处理的最新进展情况。
“针对居民反映关于大众小区38栋、39栋居民楼露天楼梯居民外出不方便的问题,人大代表及时上报,并再次公示市房管局文件,与市房管局沟通协调争取将其纳入旧房扩改翻的范围,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站在公示栏前,选民张阿姨感慨地说:“人大代表工作站就在我家楼下,人大代表就在我身边,有什么急事难事烦心事,到站里找代表反映很方便、很管用。”
在嘉峪关市,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人大代表工作站”积极发挥接待联系选民、走访视察调研、意见建议收集、化解群众矛盾的作用,代表们采取“在站坐诊”、上门走访、“外出巡诊”、联系卡沟通、“电话急诊”等方式密切联系选民,关心民生冷暖。
除了“人大代表工作站”,嘉峪关市还有“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之家”以组织代表开展各项活动为重点,积极搭建代表与选民沟通平台,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培训、接待走访选民、视察调研等活动。可以说,“人大代表工作站”是“人大代表之家”功能上的延伸、深化和拓展。
市人大代表卢同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南市区一些路段没有安装红绿灯,交通事故频发,主动提出加装红绿灯的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最短时间内安装了红绿灯;市人大代表方玉明、张淑兰反映农民夏令时节卖菜难的问题,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居民小区专门划出地方供农民群众售卖新鲜时令蔬菜……
目前,嘉峪关市建成15个“人大代表之家”和47个“人大代表工作站”,已经覆盖了嘉峪关市所有社区和镇村以及酒钢集团公司。年,嘉峪关市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群众人次,收集反馈各类意见建议条。“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工作站”打通了代表服务选民的“最后一公里”,代表与群众的交流沟通更直接、联系更紧密。
制度严起来履职实起来
制度建设在人大依法履职行权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提升制度建设水平,今年,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先后赴广西北海市、海南儋州市、广东东莞市考察学习经验做法,并对照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立法程序、监督视察、宪法宣誓、人事任免等各方面的制度设计,出台一批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的制度。
针对国资监管、重大事项决定、工作评议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在结合实际、创新实践上做出了新探索:明确了可以运用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质询和特定问题调查等方式开展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治理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在确定重大事项决定机制上,创新推行重大事项征集制和报告制;充分体现《监督法》立法精神,规定对“一府一委两院”的评议全覆盖。
规矩立起来、程序严起来。通过层层传导压力,促使依法依规依程序办事,高效行权履职。
嘉峪关市广泛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情况调研,解决了贫困地区学生接受嘉峪关市教育扶贫的问题;开展《中医药法》执法检查,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就乱砍滥伐林木情况对嘉峪关市林草局进行专题询问,真正形成了监督压力……今年以来,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提高监督层级、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监督方法,突出“严”“细”“实”的工作标准,形成了“高站位”“全方位”“全覆盖”的监督态势。确定了打赢“三大攻坚战”、防范“三大风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法治政府、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等重点监督方向,推动工作安排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以高质量立法促进高质量发展
一座城市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法治的保障。自年末被授予地方立法权以来,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4月18日,历经两年,嘉峪关首部实体性地方法规——《嘉峪关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发布实施。作为嘉峪关市首部实体法,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在起草、修订、审议过程中广泛征求、充分吸收意见建议,对条例草案反复修改。同时,借鉴外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立法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创设了一些新的制度措施。《条例》的实施起到了强力震慑和警示作用,得到了社会认同和群众认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城市文明的塑造和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更需要纳入法治化轨道,立良法才能谋善治。
目前,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正从城市精细化治理入手,起草《嘉峪关市养犬管理条例》,开展《嘉峪关市物业管理条例》《嘉峪关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调研论证,在完善依法治市、加强地方立法工作中持续发力。同时,还将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从树立文明风尚、传承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找准着力点,制订更多务实管用的法,以高质量立法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大工作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更加紧迫。”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进平表示,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履职尽责,以“严”的政治原则、政治纪律,以“实”的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不断推动人大工作“活”起来、“严”起来、“实”起来,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ly/12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