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嘉峪关城墙上放了一块砖,为何百年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75260.html

“筑城声酸嘶,汉月傍城低。白骨若不掩,高与长城齐。”

秦始皇凭借自己的野心与天赋结束了长达百年的战乱时代,并首次完成了中国统一,修建运河、同轨车中、同文书中。

他为了巩固政权,加强边疆防御工事,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筑万里长城。

据悉累死在长城脚下的劳工不计其数,如若不掩埋这些白骨,或许能和长城一样高了吧,由此可见建筑长城其悲壮。

虽说在冷兵器时代,雄伟的长城起到防御敌人入侵的作用,而它却也给秦国带来负担,埋下“亡国”的种子,随着陈胜、吴广起义,彻底敲响了秦国的丧钟。

秦国灭亡后,长城又经历了百年风雨侵蚀,见证了无数边疆战事,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可要说历代皇帝中,最执着于修长城的便是朱元璋了,他平定天下后,元顺帝撤到漠北建都,史称“北元”。

朱元璋害怕其再卷土重来,将荒废已久的秦、北魏、北齐时的旧长城、关隘重新修复,将它们作为疆域的防线。

但是有一个奇怪的情况,在嘉峪关城墙上为什么多了一块砖,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却无一人敢动,这是为何?

嘉峪关的历史

如果说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咽喉,那么,嘉峪关就如同喉结,驻守在这里抵挡雄兵十万。

如果说修建嘉峪关乃至长城防线是为了抵御匈奴势力,稳固江山社稷,那么嘉峪关所捍卫的并非“侵略”而是“止战”。

坐落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的嘉峪关,向来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纵然千年后,狼烟散去,但因为乱世而生的嘉峪关长城,却坚韧挺立,依旧散发着魅力与光芒。

因此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然而,后檐台上有一块砖,孤零零的躺在那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定城砖的由来

相传当年修建嘉峪关的时候,由于太高而惊动了天上的神仙,便下来探个究竟,被眼前的宏伟建筑惊到了。

凡人能在居高险峻的地势修建如此建筑物,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神仙。

于是便在嘉峪关的城墙上放了一块砖,有定海针神之意,希望嘉峪关在大漠之中屹立不倒,这块砖被后世称为“定城砖”。

说明有神明保佑这里,如若将这块砖拿走,这里便会就此倒塌。

当然了这只是传说,据史料记载,嘉峪关在初建时仅有两千多平方米,经过明朝皇帝接手修建后逐步扩建,到了正德年间再一次扩建,但众所周知,正德皇帝朱厚照贪恋女色,荒废朝政。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朝中大臣多半都是昏庸贪官,当时主持修建嘉峪关的人是将领李端澄和校尉郝空,相传此人心底狠毒,经常克扣手下工人的工钱,有时还要遭到他的迫害。

当时修建城楼的总工名为易开占,此人精通九九算法,凡是经由他手的建筑,所用材料十分准确,所修建的建筑造型美观且坚固,正因如此,他负责此次城楼的设计、修建工作。

但郝空对易开占的本领抱怀疑态度,施工前要求他准确算出修建嘉峪关所需要的砖块数量,经过七天七夜的时间,得出结论需要块砖头,便能够建出雄关。

郝空却对易开占说,若收工时多一块少一块,都要砍下易开占的项上人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

就这样按计划运砖开建工程,随时时间流逝,嘉峪关工程接近收尾,工匠们都为此捏把汗,但竣工时只剩了一块砖,就放在了嘉峪关的城墙上。

郝空正准备兴师问罪时,易开占不紧不慢的回答“那块砖是神仙所放,为定城转,如若搬动,城楼便会倒塌”。

古人是很相信神鬼一说的,郝空不敢求其责任,而这块砖放在城墙之上,至今无人敢动,同时也纪念易开占的高超建筑技艺,也是工匠们辛勤工作的见证。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ly/12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