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游记5嘉峪关

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西行游记(5)嘉峪关(年5月2日,星期日,晴,有风沙)8点30出发,前往嘉峪关9点由张掖丹霞收费站驶入连霍高速10点30路过酒泉服务区,稍事休息,加满油后继续出发

环游的摩托车队

10点55出嘉峪关收费站,前往景区由于五一假期游人多,车被拦停在几公里的雄关天石水泥厂,统一乘摆渡车前往景点11点40进入景区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

嘉峪关景区图例

九眼泉湖

嘉峪关地区的海拔高度一般都在米以上,常年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只能保持在8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十几倍,对军民的驻屯和生存形成了极大威胁。然而,相对于西北高原的大环境,嘉峪关又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小盆地,其水源主要来自祁连雪峰和冰川。祁连融水以地表径流和河谷潜流的形式汇聚于低处,嘉峪关就成了一个水源较为集中的地方。嘉峪关下有水,号称九眼泉。九是数目中的极限,在这里不代表数目,而是说有很多的泉眼。当冯胜的大军在这块土地上驻扎下来的时候,最先吸引他们的正是嘉峪山下的这处泉水,而嘉峪关地区几千年以来的人类文明,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也是这些长流不断的清水。《秦边纪略》载:“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

冯胜(?-),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安徽定远人,喜欢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结寨自保。后协助朱元璋征讨四方,建立明朝

东闸门

东闸门是进出关城的主要通道(正门是西闸门),门顶搭有方木棚架。城墙上建有闸门楼,红漆明柱,顶盖灰瓦为硬山顶式建筑。年对东闸门进行维修,更换了东闸门立柱。门楼门楣上所悬匾额“天下雄关”为清代肃州总兵李廷臣书。

进入东闸门,里面是长长的坡道

坡道的右侧是碑廊,有一座六角攒尖顶的凉亭,亭中立有一块清嘉庆十四年(年),肃州总兵李廷臣视察防务所题写,石碑上镌刻着“天下雄关”四个大字。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年),历时年,于公元年建成完工。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

文昌阁

文昌阁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道光二年(公元年)。楼阁为两层两檐歇山顶式建筑,底层两边为单间铺房,四周立红漆明柱18根,形成回廊。内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的官厅。阁上悬有“威宣中外”、“神威远播”匾额,四面装有花格门窗,上部绘制山水人物彩画80余幅。此阁在明清时为文人墨客会友、吟诗作画、读书的场所。到了清代末年成为文官办公的地方。

戏台

戏台座南向北,面宽三间,进深两间。重修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年)。戏台上部为木格顶棚,绘有八卦图,中间的屏风上绘有八仙图,东西两侧墙均绘有彩色壁画,戏台两侧砖砌屏风上刻对联一副:上联是:离合悲欢演往事,下联是:愚贤忠佞认当场,横批是:篆正乾坤。

关帝庙

明末清初从内城迁到现处。庙内原有大殿一座,陪殿两座,另有刀房、过厅、马房和牌楼。总面积平方米。关帝庙曾多次扩建,最后一次重修是嘉峪关游击将军熊敏谦主持的。年由嘉峪关关城文管所自筹资金70万元对关帝庙进行了重新修复,对牌楼进行了彩绘,使关帝庙恢复了明清时的风采。

朝宗门

东瓮城门楼眉额刻有“朝宗”两字,故而得名。“朝宗”表示过往朝廷官员虽远行“极边”,但仍要效忠朝廷,忠于君王。东瓮城劈门南向,不与光化门直通,使关城道路迂回,成为内城的一道防线。

光化门

内城东门,门额上刻“光化门”三字,建于明正德元年(年),由时任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门洞由自黑山开采的石条铺设而成。光化门,面向东方,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之意。光化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精雕细刻,五彩装成,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为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上悬“天下第一雄关”匾额。井亭

游击将军府

游击将军府位于嘉峪关内城中,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后来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门口两侧悬卦一副对联。上联:百营杀气风云阵,下联:九地藏机虎豹涛。现在的建筑是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恢复修建的,为两院三间四合院式,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穿过游击将军的大门,左边是西耳房,为游击将军管家的住所,内设有土炕、方桌、茶壶、花瓶、油灯等物,老管家盘腿而坐,神情专注

右边是东耳房,是卫兵的住房

大门正面是议事厅,空地上立有一面帅旗,门前左右各有一只消防用的大铜缸

议事厅是游击将军办公议事的地方,芮宁将军身穿铠甲,在作战沙盘前,拈须思考,神情刚毅凝重。背后屏风上的猛虎下山工笔画,虎虎生威。

大门左边,西厢房是武堂,为中下级军官办公场所,屋内有火盆、兵器等物品,墙壁悬挂“出塞”横幅和“军事防御图”等,木椅上一人正歪头鼾睡,憨态可掬

大门右边,东厢房是书堂,门前廊柱上有一对联:上联“效忠社稷酬壮志”,下联“寄情书剑概平生”。书堂是为文官日常办公场所,室内设有文房四宝、关照、书架等物。这里是文官为过往嘉峪关商人、行人签发关照的地方。

游击将军府对面是演武场,主台两侧是兵器架和古炮

柔远楼和柔远门

柔远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其样式与内城东门之上的光化楼完全一致。楼下即为内城西门,门额刻“柔远”二字,意思是明王朝对边陲(关外)各游牧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安抚边远地区,以实现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

柔远门,门洞为五伏五券错层拱券式结构,基础为条石,门道常7.18米,宽4.18米,高6.41米,用大小不一的条石铺设,门扇为木质外包铁皮铁钉黑漆双扇门

由此马道可直达楼顶

柱础石

是古代建筑石构件的一种,柱子下面所安放的基石,用以负荷和防潮,对防止建筑物塌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嘉峪关楼

关城的正门,也叫西门,门额正中刻有“嘉峪关”三个大字,由"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悬挂“嘉峪关”匾额

关外游客

“天下雄关”碑亭“天下雄关”碑,在嘉峪关城楼西面。清嘉庆十四年(年),肃州总兵李廷臣视察防务至嘉峪关,见关势雄伟,便写下了“天下雄关”四字,后来镌刻成碑,立于嘉峪关东关坊一里道左。后又移至关西.7米处。碑坐南向北,碑高3米、宽85厘米。“天下雄关”四字,每字高59厘米、宽45厘米。右上刻一行小字“嘉庆十四年肃州总兵李廷臣书四字”。

13点30出东闸门,路边立一条形巨石,上刻由毛泽东书写的清代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时所写的诗:“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左公杨

这棵形如伞盖的杨树,已生长了多年,是陕甘总督晚清儒臣左宗棠种植,故名“左公杨”。年沙俄侵占了新疆伊犁地区,清政府派遣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开通“甘新泽运大道”,沿途栽植杨柳,连绵数千里,有诗赞曰:“大将筹边尚未寒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步行穿过旅游商品一条街到游客中心乘摆渡车返回水泥厂驾车前往敦煌

17点10分进入瓜州服务区,休整10分钟继续前行

17点50出敦煌收费站下高速,原准备去鸣沙山和月牙泉去看看,但风沙较大,就没去了。19点到达预订的民宿,因新房油漆味重,退房,19点40入住新泰大酒店,20点30外出晚餐和逛敦煌夜市

街道中心的飞天?反弹琵琶塑像

敦煌夜市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gr/947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