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西行漫记小编大西北之旅

疗效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北边、南边、东边都去过了,唯一的空白是西边。

在临近阳历年岁末的时候,我大脑一热,休了两周的假,决意到祖国的西部去走一走,看一看(并没有想画圈)。

据说在大西北会邂逅这样的菇凉。

惑阳城,迷下蔡

先列了要去的几个城市,如西安、兰州、西宁、敦煌等,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规划出行路线。

开始,是这样规划的:

后来由于时间的关系,也因为新疆那边正下大雪,于是到了敦煌就折返了。

实际的路线是这样的:

在地图上显示是这样的:

年12月16日从北京出发,年1月2日回到北京,18天在路上。

先后造访12个市/县。每到一处,访名胜,拜古迹,谒王陵,逛博物馆,览江山之壮丽,发思古之幽情。

前后拍摄了一万多张照片,见识了生活的厚重与热气腾腾,丰富了与金钱无关的美学情趣。如果非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去晚了。各位稍安勿躁,搬好小板凳,待我一一道来。(本篇文章图巨多,建议在wifi环境下打开)

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本不在计划之中,我买的第一张票是北京至西安的,而到西安的前一站是渭南——网上说华山在这个地方。

“来都来了”的想法让我在渭南就下了车,当时不到早晨7点,天尚未亮。问路才知道,华山在华县,距离渭南还有1个小时的车程。于是去客运站买到华县的票,几经周折,到了华山脚下,已是将近10点。

此时正是所谓旅游淡季,不仅门票比平时便宜一半,而且游人也不多。

如今的华山可能不止一条道了,因为光是我上山下山走的道就不同。

除非有可以说服我的理由,华山这辈子应该是不会再爬第二次了。实在是太险了!有的地方坡度估计有85度——下山时往往已经精疲力尽了。陕西人民实在是太看得起人了。

泡面在山脚下尚是10块,在半山腰是15,在山顶是17,溢价明显。

北峰顶上面还有更高的西峰,考虑到后面的行程,我到此就返回了。即便如此,当天两腿基本已废,衣服湿了又干好几回。

两点感想: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那是他没望远镜,到了华山我赌他爬不上来。

岳林姗跟林平之跑了的深层次原因可能是,华山太难爬了。

友情提醒:去华山可以坐到华山站或者华山北站,准备好食物、水和体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爬华山的当天晚上,我就从华山北站去西安了,而西安,则是此行的重点之一。

“长相思,在长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个历史上叫长安的城市在故纸堆里、在诗歌里那么的熟悉,却一直未见真容,而谜底,马上就要揭开。

在揭开谜底之前,先得填饱肚子。到了西安才知道,泡馍的前面可以加各种前缀。而在这些临街的饭店里,泡馍的味道尽管都还不错,但还不是最好吃的。此处先按住不表。

西安之陕西历史博物馆

第二日一大早(并没有,因为起不来),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了。陕西在历史上有十四朝的古都(其中西安是十三朝),其中包括汉、唐这样伟大的朝代。

要一见钟情/要一箭穿心/一瞬间就决定

都是真!的!

有一股自信的骄傲我看得到

秦砖汉瓦,瓦当是建筑最精致的地方

煤精

阶段之后没有“之一”

黑釉

好像是镇馆之宝之一

唐三彩

咦,怎么有妹子出现在我镜头里。。

镇墓兽,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有一种我天朝上国的气度

37万多件宝贝,让人目不暇接。人说“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所言非虚。

这里与国家博物馆相比并不逊色(国博的长处在于集全国之力,以及不时有一些其他国家的展),历史的沉淀给了它一种随随便便就能引人注目的实力。

它不需要刻意营造,像六朝博物馆那样在布展上别具一格,它自成气度,也撑得起来这个气度。青铜器(商周那时候就已经做到相当精美的程度)、金银器、唐三彩等都非常有品。我也第一次注意到了鎏金这种工艺:黄金与水银的结合。

西安之大雁塔

从大雁塔南广场走到北广场,玄奘、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杜甫、李白、颜真卿、武则天等的雕塑或雕像群,映入眼帘。

突然发现西安描述自身有好几种维度。西安本地土生土长的各种人物,如关陇集团,此其一。再有就是那个朝代的风云人物,作为唐代首都,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也都在此风云际会,这种关系也并不牵强。

而唐朝的强大,也是全方位的强大,表现在文学艺术上,诗歌、书法都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表现在建筑上,雄浑、沉稳、华丽、轻巧。眼前的大雁塔,从各种角度看去,都给人以美感。

春寒赐浴华清池

这一天打算去华清池和兵马俑。从西安市区出发坐公交过去的话,一般都是先经过华清池这一站,然后再过N站,才到兵马俑站。

按照正常逻辑,应该是直接坐到终点,逛完兵马俑(毕竟兵马俑也更为有名),返程,逛华清宫,之后返回市区。

可是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可能)都会建议你先逛华清宫,然后再去兵马俑。逻辑是什么我已经忘了,总之这种正规军的忽悠,当时也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应该是关于华清池最有名的的诗歌了。其实在这里沐浴的人还有不少:

在《新唐书》里边,玄宗“幸温汤”、“幸温泉宫”的频次最高。温泉宫即华清池,除了玄宗与贵妃的缠绵悱恻,此处最出名的可能就是“蒋介石藏身处”了。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

大多数景点都集中在山下那一片,我又一次挑战了自己,爬上了山顶,山顶上印象中是女娲娘娘的道场。等到从山上下来时,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

“兵马俑”

着急忙慌等公交中,一位黑衣中年男子说他的车可以直达兵马俑,价格也不贵——不打表10块钱。为了赶时间,我不假思索就上了他的车。

他首先把我带到一处卖土特产的超市,说进去转几分钟,也不用买东西。这种事情我是清楚的,出来赚钱都不容易,我配合了他。

继续开车,一路上越开越荒的感觉。我正起疑心,忽然说到了。下来车直奔售票点买票,买完之后看票才发现,来的是一个叫溯源·秦皇陵的地方。

售票点旁

“兵马俑”

开什么玩笑,我说的清清楚楚的兵马俑,大老远来了是要看真家伙的,不是看影视作品的。当即退票,在售票点隔壁的那间房,表示自己没有看清楚,倒也没特别费口舌,算是退了。

被黑车司机坑了,而且看来黑车司机与这些景点之间必有交易。

兵马俑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费了些周折来到真的兵马俑时,已是下午三点多了。真家伙长这样:

由于之前在电视媒体上看过很多影像、图片,现场的感觉不是特别震撼。

三个坑都看了。一号坑最大,为步兵阵列;二号坑兵种最全,还有陈列在玻璃柜中的兵马俑可以近距离观看;三号坑为指挥阵列。三个坑的规模依次缩小。由于现在还没有解决文物出土之后的氧化问题,还有许多埋在土里等待技术成熟再发掘。逛完已经是五点了。

秦帝陵

然后乘坐免费班车去丽山园,即秦始皇陵。

K(表示99年1月发掘,后同)和K两个目前开放的陪葬坑都去了,由于去的时间已经很晚了,基本上这两坑被我承包了——除了看坑的人就是我了。

皇陵特别特别大——如果是盗墓的话,完全不知道何处下铲,夜晚非常安静。

秦始皇的秘密还在地下,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用袁仲一的话说“雄才伟略”——目前就沉睡在这里,压根就没准备让后世瞻仰,也没有后面帝王那种地上建筑、赑屃驼碑之类。

钟鼓楼、回民街

钟楼、鼓楼也算是西安的地标了,而回民街就在附近。

钟楼(角度不太好)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年

鼓楼与钟楼很近

鼓楼旁边就是传说中的回民街。很多戴白色小圆顶帽子的沿街两旁吆喝兜售食物——选择恐惧症得饿晕。拣排队人多的买了个肉夹馍,15块,比昨天大雁塔附近“天下第一面”的肉夹馍贵一倍。味道一般吧,有点腥。

街另一头吃了碗泡馍,比近几天吃的放的肉稍微多点。店内墙壁写着“世间只有默罕默德是唯一的真主”。一直没碰到让你自己掰馍泡的那种。

碑林

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看到好多国宝。关键词是性价比和惊喜。早上照例艰难爬起床,先去西安博物馆,结果该馆不按套路出牌,周二闭馆。于是专心去碑林。

碑林这张票面为50元的票性价比超高,可以看到七个陈列室的书法碑刻。名家辈出。《十三经》这种,今天读下来已经非常困难了,前人一笔一划地刻在碑上,这需要何等的耐心!

意外惊喜则在两个石刻陈列室。一个有里面有昭陵六骏、李渊堂弟的墓刻,各种精美的壁刻,重十几吨的石刻犀牛等。叹为观止。

一张王羲之的拓片卖,而这位持黑色信用卡的土豪妹眼睛都不眨一下就买了。

咦,这不是杰伦口头禅那个字嘛

看来文盲了

拓字昭陵六骏(其中两件为复制品,真品藏宾夕法尼亚大学)

北魏、北周、隋唐的这些佛像,精美绝伦,当时的艺术家基本就没给后世的同行留什么活路。一共余尊。我用17-40和1.8/50两个镜头分别拍了一遍。

来西安后最正宗最好吃的一餐在书院门附近的小巷。裤带干拌面,碗超大(对比那个小蒜瓣),面汤也好喝。好吃与否跟价格没有线性关系。美食可能的确不在沿街那些店面。

西安城墙

夜太美/尽管再危险/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

Farewell,西安!

茂陵

茂陵在兴平县,我是从西安转了两趟公交车过去的。去往茂陵最后5公里是步行。由于在修路,公交车停运有一年了。出门在外,路在脚下,也在口下。

附近村里买了几个馍,一块钱两个。

看来钱在这个地方还是当钱用的,这个赚头看上去十分微薄。那些手握大资金兴风作浪的操盘手们可能难以理解。

目前已探明卫青、霍去病、李夫人、金日磾等陪墓。围着武帝那封土转了一圈,一代雄主、一代名将、一代佳人长眠于此。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镇馆之宝

石鱼

全景

马踏匈奴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乾陵

乾陵在乾县,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陵墓,是唐代陵墓中唯一没有被盗成功的墓。不同时期几十万人发掘了好几次,最近的一次是民国时期军阀用大炮轰,都没有找到墓道口。

乾陵所在的山本来叫梁山,唐时为高宗陵墓选址时,袁天纲和李淳风(神人)利用易经八卦选在了乾位,故曰乾陵。先有乾陵,后赐名当地为乾县,沿用至今。

在乾陵外,上了年纪的老奶奶,五个苹果卖两块,用眼巴巴的眼神耐心说服了我半天,钱挣得多不容易啊。(随身行李比较沉主要是)

手工制作的十二生肖布品艺术品只卖20(我买了,虽然有点累赘)。我想,运作大资金的操盘手、一掷千金的土豪没什么好骄傲的,劳动价值和难度完全不能只用money来衡量。

无字碑,另一侧是述圣碑

神道,很长也很宽,相比之下,明孝陵的就算短的了

六十一番臣像,头都没了是因为地震

给我讲解的那位大爷

大爷说服我听他讲用了十几分钟,他要出售的是自己的口才和知识,面对的是可想而知的不时被拒。从我的无需求转变为对其知识输出的尊重,这其中是功夫。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对乾陵的历史,包括人物、事件、关系、时间、数字如数家珍。一个字,非常专业。大爷都70了,(或许)还在为稻粱谋,那么耐心,急什么呢。

翁仲,也叫直阁将军

关于武则天,无论是小时候看的影视传奇,还是林语堂写的《武则天传》,都没看出或者读出特别血腥的味道。直到翻阅《新唐书》之《则天皇后》那章,发现在其执政时期真的是官不聊生。“杀”是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字眼。

而在乾陵就有17座陪葬墓,其中有: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和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和永泰公主是武则天的孙子孙女,章怀太子是她的儿子——都是被她杀的。前两者的死因都是窃议她与二张之事,章怀太子则另有原因(相对来说前两者更冤)。

不过我要说的重点是,这些墓里精美的壁画。这些唐时代的壁画迄今多年了,有些已经残破,有些颜色暗淡,但还是有很多依然散发着那个时代的光彩,尽管不知道这些画的作者姓甚名谁,但毫无疑问是大家手笔。他们在艰苦的创作条件下,留下了让世人赞叹的杰作。(当时以画宫阙、衣冠、车马、山水闻名的大家有李雅、杨契丹、郑法士、陈静眼等)

懿德太子墓壁画

永泰公主墓壁画

章怀太子墓壁画

唐时画家对线条的运用已臻化境,寥寥数笔,神采全出。

最后再来一组石刻结束乾陵之旅。

银川之西夏王陵

乾陵逛完之后,直奔咸阳,从咸阳出发去往银川。银川的马路,那是相当宽啊,好多都是8车道。据出租车司机说,就没堵过车。

直奔目的地西夏王陵。西夏是少数民族党项人建立的一个王朝,与北宋、南宋、金、辽都同时并存过,后为蒙古人所灭。提到西夏,最为出名的人物应该就是李元昊和野利仁荣了。一个是西夏创始人,一个是西夏文的创造者。西夏的历史也相当复杂,这里不想赘述,感兴趣的可以自己阅读相关的书籍。

风吹草地见牛羊

3号陵,据考证是李元昊之“泰陵”

远处就是贺兰山阙了

三kitty

传说中的摩羯

鸱吻(后面还要提到它)

西夏文

银川之宁夏博物馆

一言不合就上图。

在银川车站,清扫垃圾桶这种脏活累活都是五十多岁的阿姨。她们这个年纪的人,不少已经掌控这个国家的资源命脉,命运判若云泥。

兰州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州(舟)。

大兰州正在建地铁一号线。受其影响交通有些拥堵。市内上的好几趟公交车全是免费的,仿佛共产主义。

两餐的感觉不太好,盛名之下那啥,可能运气差了点。

临走时在bus上看到一超有气质的小姑娘,美人胚子,飞天舞中的那种头型及眉眼,及她下车时才看到她牵着大人的手。我隔着车窗对其行注目礼,她偶然扭头发现了我,边走边盯着我看——忽然她挥手向我示意再见,就好像我们认识一样。兰州的这一幕,在略显寒冷的冬日里,有一丝温暖。这种再见等于永别。

镇馆之宝,马踏飞燕

琵琶弦上说相思

猜猜这是什么文

玻璃盏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中山桥,黄河第一桥

再见,兰州。

西宁

兰州的下一站是西宁。我依次逛了青海博物馆、美术馆、塔尔寺、北禅寺(土楼观)、南禅寺和东关清真大寺。

青海博物馆

这里我想说的是唐人写经——后面要提到的敦煌文书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卷轴。几米甚至十几米的长卷,当时的经生们一丝不苟地抄写了下来,一笔不乱。这种要求书写时气息非常之平稳贯通,临摹的后人能感受到他们的虔诚以及内心的安定。看这种书法作品有让人写字的冲动。

塔尔寺,在湟中,距离西宁市区还是有段距离的。

北禅寺与南禅寺,北禅寺的附近就是一天主教堂,信仰的争夺很激烈啊。

东关清真大寺。文物展室我进去了,一位穆斯林妇女正虔诚礼拜,信仰的力量。

买了点茶叶核桃和枣,我喜欢这种干脆不修饰的品相。

阿訇见面都好热情,又是握手又是寒暄。我在一堆白帽子中间吃完一碗面,好像在一场军事政变中阅读柏拉图。

南山路西口主动给我指路的那位姑娘,屌注孤的我着急忙慌的上了车才反应过来,后怅然若失,缘分从指尖溜走。

在西北,很多时候八点多天还没亮,清洁工人很早就在马路上了。西宁下雪之后泥泞的道路和阴冷的天,各种班还得上,岗位还得坚持,城市还得运转下去。

再见,西宁。

嘉峪关

嘉峪关市30万人口,一年有多蓝天,少雨。当地的支柱公司酒钢集团。年建市。远处即祁连山,连绵公里,与贺兰山、天山相连(以上均为开车师傅告诉我的)。

戈壁滩没有大的石头。风大温差大。此处长城为明洪武五年修建。关城、悬臂长城、天下第一墩都去了——因为门票是连票。几个景点不怎么近,来回车费抵上门票了。淡季有淡季的好处,缺点在于拼车难。还有个魏晋墓壁画,这次来不及了。

西北蓝

悬壁长城

邂逅丝路“公主”

敦煌の莫高窟

啊,敦煌。

来敦煌之前,对其印象只是停留在余秋雨笔下的王道士、井上靖原著《敦煌》改编的电影、《丝路花雨》的S形造型,粗浅而又肤浅(现在依然肤浅)。到了现场,先是统一在敦煌莫高窟数字中心观看《千年莫高》和《梦幻佛宫》电影,接着坐车统一参观莫高窟。由于是淡季,可以参观12个窟,且不用提前预约。解说员高超的讲解水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分分钟把你从一个门外汉带到美和艺术的世界。

在来莫高窟之前,大脑中并无“曹衣出水”“满壁风动”“晕染”这样的词汇,来之后才发现也只有这样的词汇配得上眼前的彩塑、壁画。端庄而妩媚,这两种似乎不能兼容的气质,是盛唐理想美的一种,第57窟(又称美人窟)的树下说法图做到了。

壁画的很大一部分主题是经变,所谓经变即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复杂的经义,让不识字的人也能领略佛教的典籍,有点像现在所谓的图表化表达。如第窟的药师经变、维摩诘经变,第45窟的法华经变、第窟的福田经变、第25窟的观无量寿经变等。

九层楼,第96窟,俗称北大像,距今0年历史,高30多米,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自贡的荣县大佛

第窟,涅槃窟,这也是我在莫高窟的窟内拍摄的唯一一张照片

莫高窟这些壁画彩塑,是美术的殿堂之作,它们的创作者大多没有留下名字,是无名的大师。画笔完全随思维而动,随心所欲,线条色彩运用熟稔于心。技法的纯熟达到了可以不用起稿直接作画的水准。我感觉就是不懂事的小孩子先胡乱涂抹两分钟,这些高手都有办法接着完美收场。而由于所描绘的场面往往很大,这些艺术家一开始就得有全局性的眼光,胸中无丘壑者实难胜任。敦煌由于是西域进入中国的中转站,汇集了当时来自波斯、印度、阿富汗以及中土大量的人才。

在敦煌,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这些都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们分别被称为“敦煌守护者”、“大漠隐士”、“敦煌的女儿”。

一声叹息

群峰之巅,万籁俱息。莫高窟给我的感觉就是艺术界的NO.1。

敦煌の鸣沙山·月牙泉

去鸣沙山的时候正好赶上一场雪后。于是见到的是鸣沙山之雪景。

醉卧鸣沙月泉侧,千沙万泉无颜色。

敦煌博物馆

不少文物都在外展,整个博物馆的造型借鉴了莫高窟的藻井(覆斗式)。

敦煌の雷音寺

西晋名刹,写《佛国记》的法显曾在此逗留。

敦煌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反弹琵琶。

据考证,琵琶实际是没法反着弹的,取材于莫高窟壁画,只能说是创作者为了表现伎乐天菩萨的技艺超群,技近乎道。

感觉这个盘子有点意思

敦煌夜景

好了,timetosaygoodbye,敦煌。Seeunexttime!

顺便,在bilibili上可以搜到央视的纪录片《敦煌》和《敦煌伎乐天》,拍的都很赞。推荐!

大同博物馆

并没有直接从敦煌返回北京,中间我还去了大同。一下火车,大同的蓝天就把我给镇住了。咦,这好像跟山西刻板的印象(stereotype)“黑黢黢”那啥的不太一样啊。

原来,大同正在打造旅游城市,走无烟工业的道路。稍微搜索一下大同的旅游资源,简直不要太多。时间有限,只能有所取舍,一些远的景点暂时先放弃了。于是先去了大同博物馆。

去的时候都快闭馆了,当天是元旦,有很多家长带着小盆友也来参观。进去后就发现这个博物馆虽只是市级,却不容小觑——因为这是文物大省山西啊。司马金龙的墓葬品,气势磅礴地摆在那里,北魏那些精美的壁画和石刻,让我目不暇接。原来大同在北魏时候是其都城,当时叫做平城。直到孝文帝的时候才迁都洛阳。这就难怪了,我说一个市级博物馆里的文物怎么这么有王者之气,还是历史学得太菜了。(关于这段历史推荐李凭的《北魏平城时代》)

出土于司马金龙墓,气势磅礴

随随便便就是这种气候

上面提到的那本书

大同之云冈石窟

到了大同怎么可以不去云冈石窟呢?我就是冲着它来大同的。云冈石窟(大同)、莫高窟(敦煌)、龙门石窟(洛阳)、麦积山石窟(天水)并称为我国四大石窟。

这已经风化得太严重了

与莫高窟相比,这里的管理相对要粗放一些。由于洞窟比较大,当天恰是元旦,显然里边的安保人员有点管不过来的感觉。

我蹭听了一部分解说的内容,隐约感觉与莫高窟的讲解员还是有差距的。比如我听到导游小姐就墙壁乱刻乱画的现象对国人的这种丑陋行为大加抨击。讲真,看到那种情况我也很义愤填膺,但是莫高窟的讲解员就表现出了一种包容和理解:那并非国人才有的专利。以及,他对余秋雨笔下那个千夫所指的王道士也表示出了理解——一切都要放到当时的背景之下,另外,敦煌文物散落天涯客观上也造就了敦煌学的发展和辉煌。

云冈石窟的风化也很严重,在上世纪70年代周总理陪皮蓬访问时就已经是个紧迫问题了,一晃又过去了那么多年。某些场景,将来的人们可能真的看不到了。

大同之华严寺

华严寺的看点在于这是一座保存基本完好的辽代寺院。由于辽代崇信佛教,也由于辽代距盛唐不远,所以辽代的建筑风格很容易找到盛唐那种遗韵。去了它的大雄宝殿,那家伙,那是相当大啊,映衬得其他寺庙的“大雄宝殿”应该更名为“小雄宝殿”才对。

鸱吻太突出了,以至于没法不注意到它

果然有几个最

这个楼上的匾额是苏东坡和黄庭坚的字

大同夜景

那晚的夜色,真美啊。

随后我回到了北京,西北之旅完美收官。河西四郡只去了敦煌。张掖、武威、酒泉,这些城市都值得一去,下一次我会再规划出不一样的路线。

这一路看到了迥异于旅游季的风景,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身体,放松了心情,算得上不虚此行。某些思想上的变化可能已经潜移默化形成,对人生,对生活。对时间,可能要将其放到更久远的历史中,赋予其更长的尺度;对人事,能否像乾陵老奶奶和导游大爷那样的耐心;如何用敦煌美学指引或者点缀接下来的人生,是值得我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比喻是,莫高窟讲解员把今天的北上广比作大工地,北上广聚集的“各种漂”们比作当年修莫高窟时的各种能工巧匠——当时他们在坚苦的环境中别开了生面。

但愿我们能如他所言,撑起这个比喻——这需要时间的检验。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大西北之旅。

文、图、发布:代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gr/921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