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嘉峪关全面保护修缮恢复昔日雄姿

长城嘉峪关全面保护修缮恢复昔日雄姿

-12-:34:54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兰州12月12日电(崔琳李亚龙)历时5年时间,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之一的长城本体保护工程己相继完工,进入验收阶段。该工程对素有“天下第一雄关”的万里长城—嘉峪关进行了全面保护修缮。

  嘉峪关关城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张斌12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该项目通过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修复技术,根治了危及长城本体安全的病害,恢复了关城昔日雄姿。

  张斌介绍,始建于公元年的嘉峪关,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从初建城池到形成一座完整的关隘历经年时间。年,嘉峪关被中国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

  “嘉峪关关城建成后,明清时期曾多次加筑修缮。距今最近的大规模修缮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张斌说,鉴于西北地区风沙大、日照强等自然因素破坏,关城及长城土木结构建筑出现不同程度的墙体开裂、油饰彩画脱落、地基下沉、楼体倾斜及病虫害等问题,这对于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都极为不利。

  甘肃嘉峪关文物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张晓燕介绍,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系“十二五”期间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遵循“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保护原则,分为嘉峪关长城本体保护工程、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建设、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工程三大项目。

  据悉,该保护工程于年11月18日启动,年5月末相继开工,年底完成主体修缮,经过近一年的观察期后,在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省级主管部门组织进行验收。

  记者走访嘉峪关关城看到,完成修缮的古建筑已安装监测装置,用于查看空气、风速等各种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一旦发生预警会及时启动应急措施。靠近公路处,展板详细介绍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布局,使游客对维修工程“一目了然”。

  借着“一带一路”旅游热,今年嘉峪关关城游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万人次。张晓燕坦言,进入全民旅游时代,部分游客群体对长城文化了解程度不够,还存在攀爬、刻画等不文明行为,她呼吁游人自觉保护这处“有生命的古建筑”。

  来自湖南长沙的游客吴蓓蓓,专程带父母与孩子冬游古丝路。她说:“以前在课本上知道有‘天下第一雄关’,亲眼看到才了解古人的伟大,以前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如今逐渐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对于不文明现象的曝光也更畅通,这些都是令人欣慰的。”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控制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gr/293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