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镇
嘉峪关市文殊镇成立于年末,文殊镇总面积平方公里,绿地面积0.59万亩,可耕地面积1.7万亩。镇党委辖1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4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名,占全镇总人口的6.75%。全镇辖6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户,总人口人。共有镇属单位5个,驻镇单位11个,有职工人,专业技术人员52人。中学1所,小学5所,有教职工78人,学生人。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殊镇
行政区划代码:
常住人口:人
所属政区:甘肃省嘉峪关市
政区面积:平方千米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政府驻地:石桥村
下辖村庄:冯家沟、石桥等6个行政村
邮政编码:
目录1建制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4自然资源
5人口民族
6经济发展
7农村建设
折叠建制沿革先秦时期,今文殊镇境域属西羌地。
秦代,为乌孙地。
西汉初年,为匈奴昆邪地。元狩二年(公元前年),霍去病率军击破匈奴右地,置酒泉郡,文殊境域属酒泉郡天县。
东汉,属酒泉郡延寿县。
十六国时期,先后属前凉、西凉、北凉政权管辖。
隋代,属福禄县。
唐代,属酒泉县。
北宋,属回鹘地,后属西夏。
元代,属肃州路。
明代,属肃州卫。
清雍正二年(年)后,属肃州酒泉县。
民国时期,属酒泉县西南乡。
年,西南乡改为西南区,辖10个乡,境内设文殊乡、河口乡。文殊乡为西南区第九乡,乡政府驻崔家南庄子(今文殊村二组);河口乡为西南区第十乡,乡政府驻闫家庄子(今河口村二组)。
年7月,增设塔湾乡,乡政府驻塔儿湾堡。
年,酒泉县撤区并乡,撤销西南区,文殊乡、河口乡并入塔湾乡,乡政府驻塔儿湾堡。
文殊镇年,撤销乡建制,以原西洞乡和塔湾乡行政区域成立文殊人民公社,公社机关驻崔家南庄子(今文殊村七组)。
年4月,文殊人民公社分为塔湾、西洞2个人民公社。后塔湾人民公社更名为文殊人民公社,公社机关驻塔儿湾堡(今文殊村七组)。
年9月,文殊人民公社更名为前进人民公社。
年,复名文殊人民公社。同年11月,文殊人民公社划归嘉峪关市。
年,撤销文殊人民公社,成立文殊乡,乡政府驻塔儿湾堡。
年1月,撤销文殊乡,设立文殊镇,镇政府驻石桥村。
行政区划明清时期,今文殊境域内分为五沟:西二分沟(今河口村)、善家沟(今团结村)、大泉沟(今石桥村、塔湾村)、东边沟(今文殊村)和冯家沟(今冯家沟村)。
民国年间,文殊境域内设3保(西南乡的六、七、八保)、8甲(8个自然村)。
年,西南区文殊乡(第九乡)管辖今文殊村的第一至九组以及塔湾村的一、八、九、十、十一组;河口乡管辖今河口村的第一至九组和团结村的第一至六组。石桥村属冯侯乡(第六乡)。
年7月设立塔湾乡,管辖石桥村和塔湾村。
年撤区并乡后,塔湾乡辖河口、团结、文殊、东边沟、塔湾、石桥6个行政村。
年9月成立文殊人民公社,辖文殊、石桥、团结、河口、西洞、滚坝、罗马、新地8个生产大队。
年4月文殊人民公社分为塔湾、西洞2个人民公社,其中塔湾人民公社辖6个生产大队(石桥、文殊、东边沟、塔湾、团结、河口),43个生产队。
年,石桥大队并入塔湾大队,东边沟大队并入文殊大队。
年8月,冯家沟大队由冯侯人民公社划归文殊人民公社。文殊人民公社辖5个生产大队,38个生产队。
年文殊乡成立时,辖冯家沟、塔湾、团结、文殊、河口5个行政村,分为43个村民小组。
年4月,塔湾村分为塔湾村和石桥村2个行政村。
年文殊镇成立时,辖6个行政村,有41个村民小组。
截至年,文殊镇辖6个行政村:冯家沟村、石桥村、塔湾村、团结村、文殊村、河口村。
折叠地理环境折叠位置境域文殊镇位于河西走廊西段,嘉峪关市区以南,文殊山北麓,北以讨赖河与峪泉镇为界,东与酒泉市肃州区西峰乡、西洞镇接壤,南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隔山相望。镇域版图略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纺锤形,东西长21千米,南北宽10千米,总面积平方千米。镇政府驻石桥村,地理坐标为东经98°22′,北纬39°41′。
折叠地质条件文殊镇处于嘉峪关断层之上,断面略向西倾,断层性质为逆断层,地面确切位置呈西北西35°南东方向延展,断层面倾向面大致为东北,倾角48°。文殊镇地表为全新世沉积、山脉洪水长期冲积形成的戈壁滩,土层薄厚不均,绿洲边缘砂石外露,土壤层下面裸岩石砾沙粒厚度近百米至数百米不等。
折叠地形地貌文殊镇位于河西走廊西段、讨赖河南岸的戈壁滩上,属祁连山北麓褶皱地带,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海拔米,最低海拔米。文殊山位于文殊镇西南部,山体砾岩裸露。文殊山以北是20世纪以来由祁连山洪积塑积的洪积扇和冲积扇,自然坡度12.25‰。
折叠气候文殊镇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7.3℃,1月平均气温-9.7℃~-9.4℃,极端最低气温-31.6℃(年2月18日),7月平均气温20.3℃~21.6℃,极端最高气温38.7℃(年7月31日)。文殊镇地处内陆戈壁,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6.67℃,最大日较差29℃(年4月11日)。降水量随地势升高而增加,戈壁绿洲地带年平均降水量仅85.3毫米,降水集中于6~8月,年最大降水量.7毫米(年),年最小降水量35毫米(年);文殊山年平均降水量在毫米以上。年平均蒸发量.3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46%。文殊镇属长日照区,年平均日照时数约小时,日照率69%,年平均太阳辐射量.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风速2.4米/秒,夏秋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数17天,风速高峰期在16时左右。
折叠土壤文殊镇境内土壤主要为灌淤土类的灌淤土亚类土壤,民间俗称"土头地",面积约3.49万亩。其中厚层灌淤土约2.7万亩,耕种年代久远,表面灌淤深厚,平均厚度82厘米,质地以轻壤为主,中壤次之,熟化程度高,松紧度适宜,是境内的高产土壤;薄层灌淤土俗称"板土",分布于团结村、河口村、冯家沟村等地,土层较浅,砂石较多,保墒能力差,肥力不足,呈板状结构,通透性差,作物产量低。按土种划分指标,境内土壤分为厚淤立土、厚淤平土2个土种。其中厚淤立土面积亩,分布于河口村至冯家沟村沿讨赖河一线;厚淤平土面积亩,分布于文殊村、塔湾村和团结村。
除灌淤土外,文殊镇还有大片戈壁滩。戈壁滩不适宜耕作,但经挑沟填土,可以植树造林。
折叠水文地表水
讨赖河(北大河)是文殊镇境内唯一一条河流,属黑河水系,为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深处托勒山下,在西末山子以西入境流向东北,过兰新铁路桥后转向东偏南,流经嘉峪关市区南缘,至张家油房以北进入酒泉市,境内长约35千米,平均流量15.15立方米/秒。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结冰期(枯水期),平均流量10立方米/秒,输沙量0.56千克/立方米,河水清亮;7月至9月平均流量-立方米/秒,输沙量千克/立方米,河水浑浊,呈土黄色。
地下水
文殊镇境内以嘉峪关断层为界,地下水运动差异较大。断层以西地下水埋藏较浅,深10-25米,含水层厚10-50米,潜水由南向北流动;向东越过断层线后,由于含水层底板下降,潜水面深度突增至米以下,含水层厚度也突然大至米以上。此外由于讨赖河河水的渗漏作用,讨赖河沿岸地下水较丰富。双泉位于文殊山北坡地质断层处,年涌水量0.43立方米/秒,经过多次裁引后,年涌水量为0.立方米/秒。
折叠自然灾害文殊镇地处西北内陆戈壁荒漠地带,风灾、霜冻、寒潮、干旱、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风灾主要有干热风、大风2种,河口、团结、冯家沟等北大河畔地带风灾多发,其中干热风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平均十年七遇,造成小麦减产。8级以上大风天气多出现在3至6月,危害蔬菜大棚和农作物。每年秋冬时节寒潮较强时往往引发霜冻灾害。由于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夏季旱涝灾害时有发生。文殊镇南靠祁连山,夏季暴雨引发山洪,造成较大损失。嘉峪关是全国重点抗震设防城市,建筑物均按七度设防。年1月12日,文殊与祁丰之间发生里氏5.4级地震,讨赖河边坡出现米长裂缝,境内无人员伤亡;年10月10日,祁丰乡发生4.2级地震,造成境内大棚倒塌、房屋裂缝,无人员伤亡。年和年,文殊镇境内先后建设了动物异常观测点和地震前兆观测台。
折叠自然资源折叠水资源讨赖河为文殊镇乃至嘉峪关市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据酒泉水文站在境内讨赖河龙王庙处的观测统计,讨赖河年径流量4亿立方米。
年,双泉年涌水量万立方米,可利用量万立方米。年,年涌水量达到万立方米。
折叠土地资源文殊镇农用地面积.5亩,占总面积的12.8%;其中耕地.7亩,人均2.59亩,园地.4亩,人工林地.5亩,牧草地.9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8亩,占总面积的17.5;其中河流水面.6亩,坑塘水面61.2亩,滩涂.1亩,沟渠.2亩,水利工程建筑62.7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2亩,占总面积的1.92%;其中村镇居民点用地.3亩,独立工矿用地.9亩。交通运输用地.9亩,占总面积的1.42%;其中铁路用地.7亩,公路用地.3亩,农村道路用地.9亩。未利用土地.6亩,占总面积的66.38%,其中裸岩砾石地.8亩,田坎.5亩,裸地.3亩。
折叠矿产资源文殊镇矿产资源贫乏,只有河沙和沙土资源。河沙分布于河口、团结、冯家沟以北的讨赖河南岸,绵延十几千米,建有沙厂开采利用。
折叠人口民族折叠人口文殊(公社、乡)镇主要年份人口数据年份总户数总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年年年年40430年年折叠民族文殊镇为汉族聚居区,据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文殊镇汉族人口人,占户籍人口的99.57%;少数民族人口32人,占户籍人口的0.43%。少数民族人口中,藏族19人,裕固族10人,满族2人,土家族1人。
折叠经济发展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城郊型特色农业发展路子,不断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依靠科技,以点带面,建成了高效农业示范园、食用菌基地、兽医站良种畜禽扩繁基地、冯家沟村林果育苗基地、石桥村波尔山羊养殖基地等,初步形成了镇有基地、组有点的农业科技推广格局。同时,各村已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格局。畜牧、蔬菜、建材等已逐步成为文殊镇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坚持"适度退耕还草,以草换肉,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引进种植了俄罗斯饲料菜、美国苣菊草、紫花苜蓿等饲草新品种,引进了波尔山羊、陶赛特、波德代羊、秦川牛等优良品种。镇兽医站以干部工资为抵押贷款6万元,启动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开展了人工授精等畜禽改良技术,已为全镇30多头牛授配了西门塔尔牛和上海黑白花奶牛,改良当地绵羊40多只。以镇兽医站为依托的畜品种改良换代初见成效。同时准备启动建设总投资多万元的牛、羊胚胎移植项目,计划建成全省装备精良、独树一帜的畜禽胚胎移植扩繁基地。镇党委、政府引导农民高起点发展规模养殖,建设标准化暖棚圈舍,全镇初具规模的养殖户达到户,牛饲养量达17头,羊只,猪头,鸡只。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蔬菜产业化的一项重要措施,积极招商引资,使金汇果品蔬菜基地落户双泉开发区,吨蔬菜保鲜库投入运营。全镇日光温室已累计达到座,建筑面积.6亩,占地面积亩。建设了占地30亩的高效农业示范园,示范种植了花卉、草莓等品种,示范作用初见成效。年,全镇生产玉米、蕃茄、瓜类等良种3万多公斤。与嘉峪关南市区一河之隔的河口度假村全面招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各类民族风情餐饮旅游服务设施已陆续投入建设。镇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日趋扩大。11家集体企业和6家私营企业主要以建材、机械加工、酿造业、蔬菜贮运为主,主要产品有水泥、红砖、矿棉吸声板、白酒、非标件等。文殊水泥厂、珍珠岩建材厂、金汇果蔬基地、各红砖厂不断发展壮大;从事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建筑建材、餐饮服务等的个体经营户家。全镇从事二、三产业人员1人,占全镇总劳动力的21%。年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财政收入万元。农村居民存款余额达到万元。
折叠农村建设年,全镇居民点建设完成36户,累计改建户,改建率95.53%。农田小型水利渠道建设完成22公里。小城镇建设规划通过多次论证,已由省煤炭设计院定稿规划。镇卫生院门诊楼已开工建设。嘉文公路拓宽改造道路两边清障、疏通等工作进展顺利,路基加宽、路面铺油已延伸至河口五组。
电话入户率为64.11%,闭路电视入户率为56.85%,道路交通设施完善,嘉文、酒文、祁文公路贯穿全境,镇、村、组三级道路及居民点道路全部硬化,自来水入户率%。农村居民点实现了标准化的统一改建,夏秋时节,门前院内绿树成荫,鲜花争艳,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亮丽如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gr/1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