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四有rdquo父母有修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对孩子最早接触、最早模仿的对象,是对孩子影响最深、影响最大的人。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投射在孩子身上,进而对孩子的人生产生影响。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首先家长就要成为那个样子的人。
父母修养好,孩子有教养
教育来自生活的点滴,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正如卢梭所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教育中意义重大。
"坐...路车,再换乘...路车......"正在记路线图的老爸正念念有词。"我们今天要去哪里呢?"我好奇地问,只见老爸欣喜若狂地说:"别晕倒了!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八-达-岭-长-城!""欧耶!"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我们一家兴奋地奔向车站,等了"十万八千秒"才挤上了公交车。克服了像晕车、呕吐等困难后,终于到了八达岭车站。站在长城大门前往旁边看,"不到长城非好汉"七个大字映入眼帘。 站在长城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和壮观。顺着长城往上爬,坡度越来越陡,甚至有些地方差不多是垂直的,我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了烽火台。站在上面向下瞭望,啊-----看着如此壮观的景色,我陶醉在高高的烽火台上了...... 望望像长龙一样的游人,他们都在欣赏长城的美景合影留念。我站在高高的烽火台上也感慨了很多,万里长城是中国的象征,它凝结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造成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关于长城作文10 六月二十八日至七月二日,我跟妈妈参加了一个“亲子散客团”到北京去旅游了。我们去了北大、清华两所大学和圆明园、天安门、故宫、长城、颐和园、史家胡同等景点,还去了热闹的王府井大街。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登长城和观看天安门广场升国旗。 “不到长城非好汉”,登长城是我这次来北京最大的心愿之一。因为旅游团里有几位爷爷奶奶,所以我们是先乘缆车到长城上,然后在上面游览观光。那天天气晴朗,蓝天白云,还有习习凉风。大家都感到非常舒畅,根本没有导游叔叔说的“一上长城满身汗”的感觉。放眼望去,长城犹如一条巨大的游龙在群山中蜿蜒前行。我问妈妈:“为什么看不到草原啊?”妈妈回答我:“要想看到草原,还得一直往前走才行。”可是前面的部分却因为保护的需要被封闭了,所以我下次要换个能看到草原的方向登长城。 时间差不多了。我一边往下走,一边看着对面山上的城墙自言自语地说:“长城真是中国人创造的奇迹呀,我一定会再来的!”关于长城作文11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今天去爬长城啦!长城是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而建造的,长公里,跨越7个省、市、自治区。秦始皇动用了30多万农民及囚犯,历经10年才修建而成。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我们向第一个烽火台进军,一开始台阶一点儿也不高,后来台阶变得越来越陡。长城上的风景可好了:站在烽火台上向远处望去,群山连绵起伏,满眼都是绿色,蜿蜒的长城看不到尽头。 爬长城的人真多!我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生怕走丢了,一路走,一路看,人们有的在吃东西,有的在拍照片,有的在眺望……古老的长城也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来游玩,路上我看见一群外国朋友在唱着歌加油呢! 我爱雄伟的长城!我爱美丽的祖国!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养不教父之过”之语,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首先父母也应做到有修养。
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有教养的孩子背后站着有修养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不合格的家长。
年幼的孩子会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来获得一种与父母共通的安全感。随着时间变化,久而久之,这种模仿逐渐内化成孩子的性格。
如果父母表现出的都是缺乏修养的行为,那么孩子通过模仿这种行为,也会变得缺乏教养。
父母以身作则的品德教育,是孩子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孩子长大成人后,品德是否高尚、处事是否得当,这一切的意义对孩子的人生而言,要远大于遗传智力的影响。
你的修养,就是你孩子的教养。以修养育修养,以品德养品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首先做到。
父母有格局,孩子才能优秀
“格局,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基本架构,它昭示着一个人的胸襟气度,也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直接反映”,父母的眼界与格局,决定孩子世界的宽度。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长远。
边想边走,走到那曾为我们阻挡他国人马的城墙旁,看着几株青草从时间的留念中顽强地伫立,再从城墙上往下望,眼前仿佛出现了千军万马,我们的战士正英勇地与敌人厮杀,鲜血四溅……一阵狂风吹过,将他们的身影吹散,将我游离的思绪吹回,却吹不走心中涌动的豪情和不知何时出现的悲壮。 夕阳渐渐西沉,我随着人群慢慢地远离长城,上车时,可能是因为对它的留恋,回头一看,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在夕阳的映照下,在晚霞的陪衬下,以黄昏为背景,长城显得如此的壮丽,如此的宏伟,如此的威严,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寂寞……回来的时候,望着窗外的一群大雁从长城上潇洒地飞过,低声地说了一声:“再见,长城。”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关于长城作文6 各位旅客,你们好!我是小导游陈明逍,欢迎你们来到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中国伟大的古建筑_长城,我感到非常荣幸!现在,我们就开始长城之旅吧!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攀登长城要有持之以恒、永不退缩的毅力和决心,不能中途放弃!我们可以一边观赏一边攀登。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长城:长城是由关城、敌楼、烟墩、烽火台、敌台、墙台、宇墙、垛口、望洞、射孔等组成的。烽火台和烟墩是用来传递敌情的。白天在烟墩上燃烟,烟堆的多少代表敌兵的数量。晚上看不见烟,就在烽火台上生火。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在那个时代是最迅速、最有效的,烽火台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这时,我看到有个小孩子在城墙上爬。我把他抱下来后对大家说:“请注意不能在城墙上爬,这是很危险的。城墙外是险要的山峰,跌落下去可不是好玩的!” 下面,我再给大家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从前,有个人叫孟姜女,她去为修长城的丈夫送衣服。她到了长城,却没找到她的丈夫。她连忙问别人,别人说他已被埋在长城里了。她伤心的哭,哭了很多年,最后,她把长城哭倒了,终于看到了她的丈夫。长城很美丽、很壮观,蜿蜒曲折,欢迎你们细细游赏!关于长城作文7 听说我们奉化也有长城,我想看看奉化的长城是怎样的。今天,我和爸爸就去黄贤看奉化的长城了。 到了黄贤,我们就去了山上的千里长城。千里长城和北京的万里长城一样,也是用条石筑成的,也有瞭望台和射口。站在城墙上往南看,整个象山港尽收眼底。这里已经是象山港的最里面了,所以感觉到这里不像是一个广阔无限、波涛汹涌的海湾,而似山水相间、风平浪静的内湖了。山水间又覆盖着一层薄薄的云雾,像是一个美少女蒙着一层轻纱,更觉秀丽。 长城东端,还造了一座天坛式的建筑,名叫“飞云坛”。它的里面也是金碧辉煌的,外面又有汉白玉雕,有十二个龙头,似乎在向“飞云坛”靠近。“飞云坛”的西边,有一群鸽子,鸽子的颜色有白色和灰色。它们都东张西望,好像是在找吃的。它们都不怕人,看见人手伸出喂食样子就会马上飞过来。我把一块香蕉扔给了其中一只鸽子,它就迫不及待地啄了起来,旁边的鸽子看见了,也跑过来抢食。“飞云坛”前边还有一个抗倭寇的英雄——戚继光的塑像呢!他手持宝剑,目光炯炯,威风凛凛地守卫着我们的家园!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要回去了,我有点依依不舍,希望下次爸爸还会带我来。关于长城作文8 “朝思暮想的长城,嘿嘿,我来了。”暑假里,我和姑姑一家人来到了北京八达岭长城。“就以最高峰插红旗的地方为目标,向上冲吧!”姑姑发话。 开始爬了,我脚下生风,扶着边上的护栏几乎是跑步向上冲。不过二十分钟,我们已爬过了两个烽火台,越往上爬我的好奇心越不断增加。可这时我那胆小又有恐高症的姑父已不敢往上爬了,并且还扶着栏杆颤颤巍巍的往回下了,唉,真让人扫兴。算了,不管他了,我和表姐、表妹还有姑姑补充了一下体力继续向上爬。 台阶越来越陡,人也越来越累,体力不支,只好再歇息一下了,我们姐妹三个也想打退堂鼓了。“哇,离终点不远了,加把劲吧。”听到姑姑的话,我们几个霜打的茄子都来了精神,继续开始了我们的长途跋涉。 不到一个小时。“红旗,我来了!”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姑姑赶忙给我们拍照,就在这时表妹突然流了鼻血,姑姑打趣儿说:“你不仅把汗流在了长城上,鲜血也洒在了长城上,太有纪念意义了。”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爬上了长城,我自豪,我骄傲!关于长城作文9
作为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对孩子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在精神层面关心自己的孩子。
养育孩子,不是只有“养”还要有“育”。除了物质上的满足,父母更应考虑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拥有大格局的父母能创造各种可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看世界的视野和态度。成为父母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有大格局的父母不会把所有的劲都使在孩子身上,而是给孩子独立生活和思考的空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也不能急于一时。养育子女,让子女接受教育的目的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光宗耀祖、挣大钱、买大房子,如果父母的格局眼界局限于此,孩子的格局也会受到限制。
父母要有大格局,就像纪伯伦在诗中所写的那样“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
父母有格局,才能打开孩子的未来。
有一天,我站在了长城的尽头。回首来途的萧瑟与迷茫,故我思。我思那占尽高点的烽火塔,思那飘尽在夕阳余辉下的狼烟炬。 有一天,我站在了长城的尽头。展望未来的遥远而彷徨,故我思。我思那饱饮鲜血,啃噬白骨的金戈。我思那驰骋沙场,铁蹄翻飞的铁马。有一天,我站在了长城的尽头。我思这头绵延千里的戍边营帐没那窝在昏黄的篝火下的思乡卒。我思这头夕阳下的金色官道上逃亡的车辙里弥漫的婴啼声。我思这头繁华的都城王宫后院内夜夜春宵的笙歌声…… 有一天,我站在了长城的尽头。我思那头回荡在燕山群岭间充斥着嚣张气焰的狂啸声。我思那头的胡雁在无边的相连荒漠里悲哀的夜鸣声。我思那头夹杂着混音却也破天裂地的信天游;有一天,我将站在山海关上回首嘉峪关,我将站在嘉峪关上展望山海关。这两个尽头的时差间距会在数不尽的烽火狼烟下,道不明的金戈铁马中慢慢的熔缩,互噬。最终我将凌立于这唯一的长城尽头…… 有一天,我会蛰伏在长城之下,融身城根的岩石之内。我将用我的双肩扛着它脱离大地的牵制,让它腾飞! 有一天,会有中国人自强不屈的心声响彻宇空,曼延至宇宙的尽头……关于长城作文4 大家好我叫小赵,我是一名介绍长城的导游,请大家多多关照。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的景区。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修在这座山上。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而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修筑长城的高峰,分别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秦始皇在公元前年统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为了加强统治,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将蒙恬30万军队和很多劳力将原来北方的燕、赵、秦长城连了起来,并加以扩充,历史9年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长城,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到了汉朝,汉武帝也是为了加强防御,“不叫胡马度阴山”,修筑了一条近两万里的长城,同时这也保护了新开发的丝绸之路,汉长城是秦长城的一道前沿阵地和防线,它西起新疆,东到辽东,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 我们中国还有许多壮丽的历史景观,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谢谢大家。关于长城作文5 长城有着不同于别处的美景,并拥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而我有幸能站在长城上,俯视众人一回。走在蜿蜒的小道,手指轻抚着刻满岁月痕迹的石板上,不由地从心底生出一种敬畏,敬的是它那经岁月磨练却依旧挺拔的身姿,畏的是它那因岁月磨练而散发出的逼人气势,威严。
父母有远见,孩子未来宽广
《论语》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在教育孩子中也同样适用。
父母的远见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战国策》中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身为父母,没有人不为自己孩子的将来打算。父母虽不能将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但却可以为孩子的理想或未来添砖加瓦。
孩子成长的旅途总要面对许多岔路,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指导,这时父母的远见就体现出了价值。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小女孩特别喜欢画画,而且十分具有绘画天赋。小女孩父母的朋友建议小女孩父母给小女孩找个老师,将孩子好好培养一下。
女孩的父母虽然口头上答应了,但却一直没有在意。后来,随着时间发展,小女孩身上的天赋被消磨殆尽。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也是身怀天赋,却因父母没有远见,而最终泯然众人。
有远见的父母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的未来打算。让孩子活得开心快乐绝不是让孩子处于散养状态。让孩子做个孩子,有个孩子的样子也不等于孩子的生活中只有玩。
学习与快乐并不是冲突对立的,一个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唯成绩论,以“成王败寇”简单粗暴的评价孩子,反而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发现孩子的长处,会引导孩子不断地完善自己。
父母有远见,孩子未来的路就更宽广。
父母有原则,孩子有纪律
父母的爱可以无条件,但一定要有原则。
《颜氏家训》中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教育孩子有原则地约束比无条件的纵容更重要。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没有原则或者虽有原则却屡屡破坏原则,那孩子的将来可能会出现许多麻烦。
有原则,就是遵守规矩。原则就是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不能因为爱去纵容,去破坏现有的规矩,而是要让孩子意识到他们的错误,耐心地引导孩子改正错误。
父母有原则,才能教育出有纪律,道德感强的孩子。如果做父母的不能坚持做父母的原则,放纵孩子,不让孩子明白道德规矩,教育出的孩子也不会有原则,不会有纪律观念。
孩子越小,父母越需要理性,越需要坚守原则。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不合理要求,父母必须用坚决的态度使孩子明确行为的界限。
许多家庭都有这么一个通病,就是家里虽有规矩,但孩子一哭一闹当父母就失去了原则。
许多被惯坏的孩子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能被满足,只要一哭一闹甚至不哭不闹,父母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降低底线,失去了做父母的原则。
想让孩子守规矩、讲规则,家长首先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当家长针对自己孩子制定了一些规则后,就要严格遵守执行,不能轻易破坏规矩。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既不失去爱,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教育不仅是教育孩子,更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复制父母的行为,更会复制这些行为背后的品格、修养、原则、格局。
做一位好父母应该明白,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个提升自己的过程,完善自我为孩子做出榜样比一味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cz/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