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嘉峪关美景了,今天说说嘉峪关古老的传
说起嘉峪关,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大漠孤烟,金戈铁马的画面。如今的嘉峪关,除了留下的巍峨关城,还有大家可能不知道的远古传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传说当中吧!
李陵碑的传说在嘉峪关东北的长城外边,有一块方圆数十里的草湖滩,人们称为二分海子。海子里的土墩,人们叫它“李陵碑”。
传说汉武帝时,拜李陵为骑都尉。他率领将士五千余人,在酒泉、张掖一带训练骑射,以备匈奴来犯。贰师将军李广利要征伐大宛,武帝召李陵欲使为贰师将军押运辎重。李陵不愿意,遂上书武帝,请自率一队兵马,以少击众。
李陵打了胜仗,凯旋而归。路过二分海子的时候,李陵看见湖滩中水草茂密,四面沙丘回护,是个屯兵的好地方,便命令在宿营。
于是,李陵便热衷于运土填湖,构筑墩台。将士们一连劳累了二十多天,在湖滩中心夯筑了一座黄土墩台。李陵亲笔书写了“誉满边关”四个大字,落款为“骑都尉李少卿题”,然后立碑于墩台之上。现碑丢弃。李陵的骄奢淫逸,造成了后来的兵败被擒。
草湖出没金马驹在嘉峪关北边,有个叫野麻湾堡的地方。很久很久以前,这一带水草茂密是一个风光如画的草原。草原上,驼肥马壮,牛羊成群。其中有匹金马驹,长得可俊啦!浑身金粟般的毛色,闪闪发亮,分外逗人喜爱。
那时,野麻湾堡是镇守肃州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住有把总,带兵百人,方圆几个里的地方都归他管理。那个把总贪得无厌,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事。这天晚上,他从外边饮酒归来,只见眼前金光一闪,猛地跳出了个金马驹儿。把总这下可喜坏了!他刚伸手要把金马驹抓住,那知手还没触到金马驹的尾巴,便被金马驹一儿一尥蹶子,踢脱了下巴,疼得直唤。当人们闹声赶来时,那金马驹儿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把总不死心,第二天立即派出了几十个士兵,到各处去询查金马驹的下落。没出三天,有人还真的在堡子西边的草滩上看见了金马驹儿。把总听说后,喜的两眼眯成了一条缝,他心里暗自琢磨,只要我把这宝驹献给圣上,圣上不赏我个尚书当当,也得赐我个巡按干干!想到这里,他马上对亲信说:“传我的令,今晚把队伍埋伏在草滩周围,给我千方百计逮住这个金马驹儿,谁要走露了风声,我就砍掉他的脑袋!”
塞上的夜晚,月亮格外清亮。围在草滩四周的官兵正在等待,只见金光一闪,一匹金马驹儿眺进了草滩。把总立即狼嗥般地吼道:“快、快!快给我建住金马驹!”
从四面八方围过来的官兵,已团团围到金马驹身边,这时,只见金光一因,金马驹冲出重围,一瞬间,已把拼命追赶的官兵远远甩在身后。
当官兵们追赶到二分海子的时候,金马驹已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好像有意戏弄官兵似的。金马驹儿一会儿浮出水面,一会儿又潜入水底,正在官兵们无可奈何之际,只见一道金光冲天而起,一眨眼金马驹便在半空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四面碧草飞野马,一潭云影幻游龙”,也许就是据此写成的。
此后,人们还经常见到金马驹在这一带出没。有人说,金马驹儿叫枘烁(读为“陶众”,北海良马名)出在北海中。这二分海子是海眼,直通北海,所以才有金马驹儿在这一带出现。从此,这个地方就起名叫“野马湾堡”一再后来,由于这里产野麻,人们又把堡更名为“野麻湾堡”。
常山子、断山口得名的传说据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年突降暴雨,一连数日,南山一带山洪如脱缰的野马,奔流而下。水高数义,从黑山湖、水关峡涌出,冲向黄草营北山。这时,忽然走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身穿宽袍,兜着一袍襟土,要截住洪水。土撒下去,就成了一座小山梁,后来人们就叫它“常山子”。水聚数日,冲断常山后,由于水势更猛,一下冲断了北山,出现一个缺口,后来人们就叫它“断山口”
官磨泉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名叫南英的老头,已经六十多岁,还在嘉峪关城内为驻守官军磨面。全家老小推着一盘沉重的石磨,每天起五更睡半夜的干,推下的而还是供不上官军食用。南老爹已经骨瘦如柴,家里人看看黯然落泪。
南老爹的小儿子南杰,年方一十二岁,聪明伶俐。机智勇敢。一天,在关东南坡下玩耍,看见很大一股泉水,从坡下急流而出。他看了喜出望外,于是想:如果能在这里安一台水磨,不就解决了全家推磨之苦么!可是怎样向游击老爷提出呢?苦思冥想,一连数日无着,又有一天,刚推完磨,他无意中抓了一把麸子丢到井里。没过半个时辰,守卫官前来向游击老爷报告,说是关下泉水中发现麸子,一定有“福”来了。
聪明的南杰,听了此话,灵机一动。当老爷们急步下坡,前去观“福”的时候,南杰又悄悄地回到磨房,再抓一把麸子偷偷投进井里,然后他也跟着来到坡下泉边。
不一会儿工夫,只见泉水中又出现了麸子。游击老爷看了十分高兴,连声赞道,“有福!有福!”小南杰见机会到来,便跪下禀告道;“老爷,此乃为福泉,流水又很急,在此安一水磨面,一定能多出面,一定能多出面,出好面。”游击老爷听了觉得也有理,又听随员们连身称赞,就决定在此修一水磨。
不久,水磨修成了,就关闭了城内磨房。那口清泉就叫“官磨泉”。从此,南老爹一家的苦役才轻松了一些。
黑山淘金嘉峪关西北山,原来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涧瀑布直泻而下,山青水秀,风景如画。
只囚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激怒了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捉拿悟空不着,就派太上老君治罪于悟空。悟空被老君爷投进炼丹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揭开炉盖一看,悟空一跃而出,一手推倒了老君爷,一脚蹬翻了炼丹炉。他哪里知道这一蹬不要紧,却给人间造成一场祸害。
那炉中的火炭溶浆倾泻下来,竞落到了嘉峪关西北山。只见无情的火舌吞噬着山上的树木花草,越烧越凶,整整烧了四九三十六天,树木烧光了,泉水干枯了,黄土烧焦了。一座秀丽的青山,变成了黑里透红的石头山,人们叫做“黑山。
住在当地的一位叫名秦奋的长者,过去靠采集中草药为乡里乡亲治病。有一天,他背上筐子又进山,要到四道鼓形沟内采药。谁料上里已变得一片荒凉,寸草不生。整整找了三天,仍是一无所获。老人心中好生奇怪,继续往前行走,忽见那黑里透红的岩石上有四个巨大的脚印。老人认得那是太上老君的脚印,便急忙下跪参拜老君爷。参拜已毕,沿着老君爷脚印的方向前行,来到一个山沟里,却见一棵小草,婷婷玉立,颇有生机。
老人走上前去拔那棵小草,怎么也拔不动。于是,就想把它连根挖下。他动手刨土,越刨越深,突然眼前金光发亮,是一颗颗黄灿灿的金子。老人心中有数,一颗未动,小心翼翼地照原样用土石埋好,就下山了。
回到村子,他将进山所见告知众乡亲,挑选精壮力进山挖金,果然挖出了黄灿灿的金子,足足有一斗。他领着大家背回“斗金”,分与贫困的众乡亲。乡亲们用这些金子开凿水渠,筛土造田,买牲畜,置农具,苦心经营,一片绿洲出现在戈壁原野。金色的麦浪在翻滚,玉珠般的葡萄挂满架,大个儿的西瓜象枕头,过上了好光景。大家不忘太上老君的恩德,是在附近修起了老君庙,敬奉老君爷。还从山里不断挖出黄金来。如今在关西双井子堡附近的山里还可看到许多昔日掏金的洞窝子。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cz/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