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湛海诗和远方
韩湛海,年12月生于冀中平原,历练于塞北军营,空军中校军衔。历任空军机务兵、军校学员、政治指导员、宣传股长、政治教导员。退役十几年来,从事军转工作,用绵薄之力,为退役军人鼓与呼。
纪实纵横
游记随笔
诗与远方
--西行游记
韩湛海年国庆长假,西行游历,登上列车,一路向西,去寻找诗和远方。
车出乌海市,茫茫戈壁上,断壁残垣古城墙不断地映入眼帘。遥想当年,戈壁上战马嘶鸣,刀枪互映的血腥留下来的苍桑之美,供人们游历。也许是世上之事无好与坏之分,只有存在的意义吧。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幽州已多次往返,张掖却未曾独游。
“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击败匈奴后,威武之势从这句话中略窥一斑。也可以看出,张掖在古代是一个军事重镇。“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在古丝绸之路上,张掖也是通往西域的经济重镇。
10月2日午12时许,车到张掖。一个小城,与所有地方一样,在可以施工的季节永远在施工。车站不大,但显得苍老。广场前施工工地阻断了通行,一条凹凸不平的便道,通向远处的临时停车场。登车后,一直西行。漫漫荒原,少有繁华人烟。西北已是深秋,盐碱地上少有高大的乔木,沙逢、红柳倒是茂盛。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县(七彩丹霞景区)及肃南县(冰沟丹霞景区)境内,距张掖市40千米。方圆平方千米的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米至米之间,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5~10千米的地方,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绝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
张掖国家地理公园,以七彩地貌著称。这一地貌特点是山上寸草不生,一望无际的山岭上色彩斑斓,一个绿色植物都没有,这一亿万年之奇迹,只有现在才能成为一个经济收入的特点。这里人们千百年来,望着贫瘠的山岭,仰天长啸。在战火中悲哀。一辈一辈守着贫瘠的土地,生生不息。新时代的到来,大饱眼福成为一个经济产业的时候,这苍凉、奇特,千百年来令人唉叹的山体成为了发家致富的源头。
向西,千里,两大关隘,同样的残败与沧桑之美。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年的历史。嘉峪关是万里长城沿线上最西的大型关隘。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两座:一座是东端的山海关,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关。后者较前者犹有过之,所以嘉峪关是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当年林则徐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时,如此评价之。看见了喜峪关,其它关隘如同一丸泥土。可见当年嘉峪关之雄伟。如今它早已失去了军事功能,但是,它留给人们无尽的财富,精神的和物质的。当地民众多数为历代军人的遗存,代代繁衍生息,守望着这片贫瘠的土地,保卫着各自后方的安宁。如今因为祖辈的坚守,留下来的断壁残垣,成为新时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去处,也给人们带来过美好生活的财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向西多公里,是一座人们从历代诗词中知道的重要关隘----玉门关。孩儿牙牙学语时,就能背诵这首悲壮苍凉的古诗。诗的悲壮与苍凉不仅是儿童不能理解的,就是老师也只能从字面理解之。甚至是王之焕作为当时的流落文人,没有在边塞戍边历练,也只能从哀怨的杨柳曲中表达情怀。真正的戍边军人,包括现在仍然驻守在祖国边陲军人的情怀,用诗词是难以描写的孤独与悲凉。面对新时代灯红酒绿的生活,他们难以为妻儿尽力,更是面对退役后无着落实与继续漂泊的生活的无奈。“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
西北大地上每一个地名都有上百、上千年的历史,也有例外。
柳园,一个因铁路而建站而承接了古代红柳园驿站之名而起名柳园。车到柳园是早上8点许。列车上的劳累使得旅人对一个新的地方已经没有任何新鲜和激情。其实,现在的旅人到任何地方都没有了新鲜和激情。到此一游算是仅有的收获。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汽车向西南行驶,进入一眼看不到村庄或城镇的戈壁,路标上一个在记忆中熟悉名字----“瓜州”勾起了少时曾经有过的激情。在记忆中,瓜州又是一个军事重地,也是古诗词中常出现的地名。陆游这首诗中的瓜州虽不是西北的瓜州,但是他的征战场面,还是被西北人认为是。
这首收入上世纪70、80年代中学语文课本中诗句,激励多少热血男儿从军报国之志。那时只知道“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迈,却不懂得也根本不去理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如今已是镜中衰鬓已先斑,平望茫茫戈壁回首几十年的风雨,如茫茫戈壁中的一粒细砂。
近午,车到敦煌市。一个千年小镇。现在人口达到20万人。从车上看这个小镇干净利索,处于黄沙包围之中,却少有尘土。街道树木有的已经叶黄,不见大面积的绿色,西北少雨的气候特点,略见一斑。古城在历年的战争中早已不见踪影,现在看到是为拍摄电影而仿造的一座城池。让敦煌名气世界,自然是敦煌的莫高窟了。
在当时,莫高窟的建立,是作为一个私家信仰的寄托中心,也是当时财富的最终消费的工程。当时财富的炫耀,给几千年后百姓留下了发财致富的伟大艺术。从它的瑰丽的艺术中可以看到当时财富在敦煌集聚的繁荣。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交通和市场集散中心,在一个荒漠的小城中集聚的天量财富从莫高窟的建筑中得已体现。不过它是上千年的集聚而形成的。
因战乱,莫高窟一度被人们遗忘。那些达官富商留千古的一个个建筑被风沙淹没。直到一个军人流浪到此,无意间发现才引来世界各国的探险者,也让这个曾经辉煌的建筑群公诸于众。清光绪二十六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年,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在中国西北边陲,政府的力量也无法保护这一个历史遗存。清政府就是自己的皇家后院故宫都不能保护,那有能力保护一个小小的石窟。成也王圆箓,败也王圆箓,生存是最大的事。作为一个小小道士,在发现藏经洞后,能主动找到当时敦煌县长,在当时来说,他作为一个退役的军人,有一定的政治鉴别力的。
“敦煌千古事,苦乐谁心知”!河西走廊的千百年历史中,战争是主角。留下姓名者,王侯将相也不多,士兵更是不可能了。王圆箓作为一个小小百姓千古留名亦是他的福份了。
国为弓,兵为矢。弓强,矢才利。
中原大地如同一张弓,每一支军队和每一个士兵,如同矢,在开拓西域的战争中流尽最后一滴血后化为一粒黄沙。谁能知道他们?
出敦煌南行5公里,便是“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鸣沙山、月牙泉。
在旅游经济的新时代中,奇特的自然景观是当地人们取之不尽的财富。在每天数以万记的游人的踩踏中,“山泉共处,沙水共生”还能存在多久?月牙泉在年代,消失了一段时间,后来在人为干预下得以恢复。但是,从以前的照片和遗留下来的建筑残垣来看,水域面积是现在的几倍。现在的芦苇丛已是人工的了,非自然。
在历史的长河中,军事始终是从处于第一位的。就是现在来说,保持经济的繁荣,也离不开军事的发展,可以说,丝路上繁荣是一种军事经济,直到现在亦是。
大将筹边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月牙泉边的旱柳,被称作为左公柳,是军事经济的又一见证。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失地时,行军所到之处,命兵士裁柳,所以古驿道旁多是这种旱柳。左家军经过月牙泉时,留下来一棵旱柳,沧桑的姿态诉说着当时军人的艰辛。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敦煌,过阳关。走进兰新铁路,沿线漫漫黄沙,唯有铁路两旁防风林显示着生机。高大的防风墙保护着西进的铁路,人定胜天的定律实践在这一个伟大的工程。当年左宗棠的部队从此路以脚丈量出祖国西北大地的疆域。
吐鲁番在这个不毛之地却另有风情,是西域一个富庶之地,也是一个多事之地。由于它是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所以,年前没安定几年。匈奴、柔然、高车、突厥、蒙古等西域民族先后在这里建国。
尽管它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现在人们对它的还是从《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讲述了一个驻守边防哨卡军人爱情故事的歌曲中更加了解的。
军人,是文明史中永远的主题。
进入新疆,安保措施之严,让刚去那里人们不适应。每一处公共场所,都有极其严格的安防手段,这种防冲撞设施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小区门口,都有。同样醒目的是习主席与新疆各族人民握手的巨幅画像。
和平,是所有人的向往与追求。和平是强大的国家机器下的和平。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与进步的主题下,难免有不和谐的意识形态,强大的“弓”,必能发出强劲的箭。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岑参是古代为数不多的直接参与戍边军旅诗人。他曾经戌边于吐鲁番。吐鲁番古称火洲。所说夏天气温可达50℃。这里在中国西部,在高原之中,有0高度点。大自然的神奇造就了神奇的景色。寸草不生,只有这里的山上得到准确的释义。火焰山,不少人是因西游记中的精彩篇章才来到此。其实它吐鲁番的路边便可一览无余。只是商业的投资失去宏伟的感觉。
古城危楼对夕阳,秋风几度话沧桑。
铁马帝业成往事,凄凉烽墩剩愁帐。
咱有而今风光好,丹马驰骋戏牛羊。
麦海铁舟收玉粒,风流儿女建马场。
10月4日列车到北屯。王震天将军开辟的新的戌边兵团。
鄂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喀纳斯河经年流水养育了阿勒泰山地区土地和人民。叫做“河”的都有水,只有在这里才能看的到。
北屯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市以南,素称“鸡鸣闻四国”,是通往俄罗斯、哈萨克、蒙古等地的交通要道。北屯是新疆最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通往国家级天然旅游景区喀纳斯的必经之路。北屯位于额尔齐斯河南岸、德仁山脚下的北屯,是新中国又一颗军垦之星。这里曾是一片苇湖荒滩,没有称谓,无人定居。直到明代,这里才因地平如毡,被游牧于此的蒙古人称作"多尔布尔津"。这里也是成吉思汗西征重要的军事后勤牧业基地,仁山点将台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西征的起点,现成为一个历史旅游点。公元年秋天,远在山东的丘处机来到额尔齐斯河畔,为阻止成吉思汗杀虏无辜百姓,丘处机“得仁者,赢天下的道理感动了成吉思汗,并写下:
金山南面大河流,河曲盘桓赏素秋;
秋水墓天山月上,清吟独啸夜光球。
出北屯向西,到达布尔津县,是进入喀纳斯旅游中转地。大部分来这里补充给养。
布尔津县隶属新疆阿勒泰地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鸡尾"最高点,在阿尔泰山脉西南麓,北部是阿尔泰山的最高点友谊峰,是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边境县。东邻阿勒泰市,西邻哈巴河县,南与吉木乃和福海县相连。上午出布尔津,赴喀纳斯,因喀纳斯山上大雪,封路,返回,洲五彩滩。
五彩滩,额尔齐斯河缓慢流淌而过,岸上胡杨林一片金色,与五彩雅丹地貌相映成辉。一块被风沙侵蚀的土丘还能存在几载!
中午从布尔津出发,再去喀纳斯,等待一个时辰放行。盘山而上,于下午抵达令人向往的喀纳斯湖。探寻湖怪的传说。
对喀纳斯的了解,多数人是从这一传说中知道的。但是,有无水怪,现代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做出准确的答案。其实也没有必要去解开这一迷。登上喀纳斯湖游船,向湖面驶去,傍晚的暮色中,更显得神秘与探寻者的自豪。没有人类可以到达不了地方。喀纳斯,几百年来,因为道路的艰辛,造就了原住民的生活特点,也保持了生态环境的自然。这里的一草一木,在旅游开发之前,很少有人打扰,这里的原住民图瓦人,以狩猎为生,生活自然十分的艰辛,因为生产力的不发达,才使他们从大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极少,也就是在自身艰难的生活中,为保护大自然做出贡献。才得以让现在的人们看到如此美丽的喀纳斯。
旅游给原住民带来了财富,也改变了他们的习俗。图瓦人千百年来流传的语言是口口相传,用不了几年,失去了口口相传的生活环境,这一语言只能是大学里的研究课题。
这里的人们已经不用去用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来生存了,完全融入了新时代的开放的世界。古老的民俗也是旅游项目,只是用来表演的。他们的歌、他们的舞只是有一种文艺才能,失去了普及和传承。
一泓碧流成龙潭,青松白雪镶翠盘。
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广寒。
与喀纳斯遥相呼应的高山湖泊天山天池,是一个个美丽传说的发生地。王母与穆天子瑶池欢筵对歌,召唤了年;一部《七剑下天山》呼唤多少人们前往寻找仗剑走天涯的感觉。
抵达景区,因天池下雪,封闭。等到近午才放行上山。大雪过后,大雾,朦胧中银白世界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一棵棵挺拔的青松身披白甲伫立两旁。瑶池也被大雾罩着,茫茫一片,看不清面目。午饭后,渐渐散去雾后,天池似少女般地慢慢揭开面纱。
高昌故城已不在,千年征战几人回。
年少仗剑行天下,镜中花发空自悲。
作品链接
韩湛海‖父亲的高度
本期编辑孙传海投稿注意事项
1.所投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的原创作品。
2.作品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必须充满正能量,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别人隐私,不得抄袭别人作品。文责自负。
3.本平台实施赞赏稿费制。文章获得的赞赏金额在20元以上(含)的,普通作者,将其60%作为稿费;签约作家,将其70%作为稿费;征文作品,按征文要求实施。文章获得的赞赏金额在20元以下的,没有稿费。所有稿费都将在文章发表一周以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稿费发放以后再获得的赞赏,将不再发放。
4.给本平台发稿,必须发作者照片和作者简介,否则不予发表。为使文章图文并茂,请作者尽量多发几张与文章相关的照片。
5.投稿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用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正规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cz/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