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全部干货只说嘉峪关公立医院改革能
8月30日零时起,嘉峪关医院、医院、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医院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同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改革目标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比价关系,缓解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医院改革顺利开展的价格政策。
大家关心的问题来了
一起来看看给嘉峪关人带来啥实惠
医院药品取消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都有哪些配套政策?一是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院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总体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优化,主要上调诊察、护理、手术、治疗等价格,下调了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及检验价格,进一步理顺了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二是调整医保支付政策。调整后的医疗服务项目,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报销范围,确保总体上群众费用负担不会增加,但具体到某个具体服务项目或某项治疗手段会有所不同。
三是健全科学补偿机制。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按照办医主体财政补偿15%、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75%、医院加强核算管理消化10%三个渠道解决,确保价格改革后,患者负担总体不增加,医保可承受,医院运行不受影响。
四是院加强成本控制。取消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医院通过节约成本、自身消化10%左右。医院精细化管理,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医院管理水平来实现。另外,分级诊疗,医疗联合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药品采购“两票制”等医改政策也能为取消药品零差率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医院不出现政策性亏损?实施的范围:医院、医院、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院、医院。
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办医主体财政补偿,医院加强成本核算承担。比如,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按照办医主体财政补偿15%、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75%、医院加强核算管理消化10%三个渠道解决。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患者负担总体不增加,医保可承受,医院运行不受影响。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同步实施,财政补偿能够到位。医院通过精细化管理,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医院管理水平来自身消化10%左右,医院就不会出现政策性亏损。
医药价格改革改什么?一是改革医院补偿机制。取消药品加成,合理补偿。改革前,医院销售药品的差价(中药饮片除外,下同)以实际购进价为基础,顺价不超过15%的加价率,实际购进价元及以上的,加价额不得超过75元。改革后,医院药品按零差率销售,由此减少的药品差价总额,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政府财政投入进行合理补偿。
二是改革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如,将挂号费、急诊挂号费项目纳入诊查费,不再单设挂号费、急诊挂号费,诊查费中分设西医诊查费、中医辨证论治费、急诊诊查费、住院诊查费。
三是改革医疗服务定价机制。在按项目成本定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项目之间的比价关系。降低大型医用设备磁共振扫描(MRI)、X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等大型设备检查价格,磁共振扫描平均降低11%,CT扫描平均降低12%,检验类项目平均降低18%。提高诊查、手术、护理、床位、中医服务以及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将挂号费并入诊查费,挂号诊查费,主任医师由8元提高到9元,副主任医师由6.1元提高到7元,主治医师由5.1元提高到6元,住院医师由4.3元提高到6元,住院诊查费由5.1元提高到14元;设立便民门诊,对单纯购药及慢性病人定期检查等不需要提供新的诊疗方案的、诊查费按每次1元收取;对涉及特殊群体的医疗服务项目,如放射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项目价格不调整。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后是否会增加群众负担?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将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补偿75%、财政补偿15%、医院通过机制转换消化10%,实行总量控制,同时与财政投入政策及医保报销政策做好衔接,调整后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通过病历验证、带量测算、医保资金承受能力测算,全市医疗费总量保持基本稳定,减轻了患者总体费用负担。但就每一位患者而言,由于医疗服务项目调整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调增住院、护理、手术、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因病种与个体存在差异会有不同影响。内科住院病人因药品费用占比较高,此次调整后费用有所下降;外科病人因手术等项目调增,调整后费用有所上涨。
针对医药价格调整,医保如何发挥保障和控费作用?医药服务价格调整后,调价项目原则上按照原规定的医保属性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同时,充分发挥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医保基金收支预算,实行总额预付制度,加快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和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加快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同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和住院患者按病种付费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有效控制医疗成本,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
取消药品加成后,如何监管医疗机构可能出现的趋利行为?医院综合改革后,医改相关部门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监测和监管,严格将住院患者自付费用控制在30%以内,其中:不合规费用比例市级医疗机构控制在5%以内。一是继续落实医疗机构“八八排队”等行业监管制度,推行医疗行为“千分制”管理,强化问责机制,加强对药占比、每门急诊次均费用增幅、每出院者次均费用增幅、业务收入增长幅度、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的控制;二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优化医疗服务行为,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处医院和医务人员科学诊疗。
医疗改革,也许不能在短时间内
解决所有看病就医问题
但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此轮医改实效如何
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cz/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