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走出低谷经济增速成ldquo

甘肃经济增速从年的3.6%提升到6.3%,拉升2.7个百分点。从上升表现来看,毫无疑问是一匹“黑马”。

甘肃6.3%的水平,依然不到6.6%的全国及格线,不过考虑到甘肃此前受投资下降、挤水分影响的低迷表现,这个数据已经不错了,它多少说明甘肃在走出低谷。

作为对比,天津年增速从上年度的7%掉到3.6%后,年依旧维持在3.6%,并被广西反超掉到全国19位。

相较于天津,甘肃的回暖速度更快,经济体量是一个因素。年天津是.64亿,甘肃只有.07亿,全国倒数第五。

正所谓船小好调头,这也意味着,甘肃虽然相对落后,但经济的可塑性更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走出困境,难度和压力其实要小很多。

01

年甘肃几个比较重要的数据都是全线下滑,比如工业增加值下降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7%。

其中,石化、有色、食品、电力、冶金、煤炭和装备制造等占工业总量比例接近九成的产业,整体下降1.4%。

来源:甘肃统计公报

重点行业负增长背后,是投资的低迷。年甘肃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比上年下降40.3%。其中工业投资降幅最大,下降54.9%,相当于腰斩了一半多。

年以来,这些重点领域都走出了低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继续维持负增长,不过降幅收窄了36.4个百分点,说明全社会的投资信心有所回升。

而且一个向好的信号是,在能够反映市场活力和民营经济预期的民间投资上,甘肃年的投资额度,从上一年的同比下降42.6%,变成同比增长4%,实现难得的正增长。

另一个比较亮眼的数据是进出口。

年受内外经济环境影响,虽然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策利好,不过甘肃全年进出口总额为.7亿元,同比下降达23.9%。跌到只有年进出口总量的一半。

年甘肃的进出口总额是.7亿,同比增长达21%,进出口明显回暖,且进入比较高速的增长通道。

不过甘肃整体回暖同时,仍然有一些领域的表现值得留意,比如过于倚重房地产。

年甘肃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降幅是32.8%,年就变成了增长18.2%,拉升了51个百分点。

这种倾斜的力度,短期的确能够带来土地等各项收益,但很容易让重心偏移,导致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缺少资金。

02

对比天津来看,甘肃经济回暖的速度要快很多,不过只是回归到接近全国水平而已,与曾经的辉煌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

举个简单的例子,年代的兰州,作为三线建设的工业重镇,在全国还能维持二十强的水准,今天哪怕拿整个甘肃的体量和单个城市比,甘肃都要排在二十名开外。

甘肃的面积在全国排在第7位,空间腹地看似不小,其实却不利于产业布局。一方面狭长型的边界,提升了内部分工协作的物流、信息流成本。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强省会,不过兰州能够辐射的,顶多是陇东南的白银、定西、武威等地区,至于西北的酒泉、嘉峪关,相去甚远。

另一方面,缺水的环境、脆弱的生态,本身就不适合重工业企业落户,在转变发展方式的绿色GDP逻辑下,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甘肃,面临着双重压力。

来源:甘肃统计公报

所以,随着改革开放沿海贸易经济的崛起,接近全国地理几何中心的甘肃,就处在一种相对边缘化的状态。一五时期国企聚集重点建设,现在反而成了包袱,导致在过去的产业转移浪潮中,甘肃受惠不多。

年国际金融危机,甘肃有过短暂的严峻局面,年甘肃经济进入低谷时期,则是矛盾集中凸显的表现。经济稳定性不够,是因为工业底子过于薄弱。

稳定性不够,换个角度看,说明产业调整的灵活性更大。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的通道位置,这点优势在中西部对外开放的浪潮中,会释放一波红利,年的数据也证明了这点。

产业调整的效果立竿见影,意味着试错的成本小,这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优势。

甘肃近些年的失落,除了资源禀赋、区位的限制外,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由于缺少像东南沿海地区那样和全球市场的交流,加上历史上的辉煌是非市场因素和国企驱动的,导致市场经济机制不够成熟,观念依旧不够开放,缺少大胆试错的勇气。

几年前,有观察者在《人民日报》发文《观念是个大问题》点评甘肃,引发了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cz/11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