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丝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契机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在于不断开发旅游资源深层次的文化吸引力。目前,我省正在全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得到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甘肃,作为西北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人文景观,特别是其丝绸文化资源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财富”。嘉峪关作为长城文化与丝路文化的唯一交汇地,文化底蕴深厚,可以挖掘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与其相应的自然人文资源悠久,值得我们传承保护。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嘉峪关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嘉峪关市深入挖掘长城文化与丝路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展示园区,全面展现嘉峪关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嘉峪关市已进入文化旅游产业大融合的战略机遇期。
1.丝路文化与旅游的涵义
丝绸之路是一条历经了两千多年沧桑而漫长的通商及文化之路。对于这条贯通中西的桥梁,最早有确切记载的是西汉。据史书记载,在我国境内,按照不同历史时段和不同地域分界,丝绸之路被划分为草原丝路、南方丝路、海上丝路和陆上丝路四条。但通常情况下,就“丝绸之路”一词传统的、公认的含义来讲,主要是指古代从中国出发,横贯亚洲,联接非洲、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这是我省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生动写照,也是对我省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的最好诠释。嘉峪关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这里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现在的嘉峪关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一种文明和精神的象征。
广义上的丝路文化,包括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各种文化形态,其本质内容主要是在丝绸古道上诞生,并至今影响着人们思想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与各国各种文化的融合。在中国境内的丝路文化,主要可分为:远古文化资源、古城镇遗址文化资源、古建筑文化资源、古陵墓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石窟文化资源、长城文化资源、黄河文化资源、民族风情、民俗文化资源、文艺作品、革命传统文化资源、现代经济文化资源等。在这众多的丝路文化类型中,嘉峪关就占据了多种文化资源,烽燧、明长城、魏晋墓遗址、嘉峪关关城古建筑、阳关等都是嘉峪关境内的丝路文化资源。
文化旅游是传承和发展丝路文化的最佳载体。对丝路旅游文化价值的开发,应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原汁原味的展示丝绸之路的文化积淀,充分发挥丝路文化的优势和魅力,避免只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旅游文化的开发倾向。同时,也应科学、准确的论证开发方式,适应并引导新的市场需求,避免重视其文化性而忽视其经济性的营销偏差。这样,将丝路旅游的文化性和经济性合理协调,全面开发其文化内涵。
文化旅游是指在旅游活动中突出表现旅游的文化内涵,强调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文化旅游是一种意识、一种思维、一种方法,它以旅游文化为核心,与各种文化旅游产品相结合,作为一种意识融入到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销售、服务中去,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领略到丰富的文化底蕴,获得更有意义的旅游经历。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无论是在旅游的物质基础方面,还是在旅游者的精神财富增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有着文化的印迹。旅游过程从酝酿开始,就不可能与文化脱离关系,而旅游的过程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活动,都无不与文化相关。
2.嘉峪关丝路文化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2.1旅游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
由于嘉峪关丝路文化旅游资源分布散,线路长,投资力度不够,使得很多景点的环境得不到改善,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项目不彻底,致使景点可进入性小。
2.2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力度不够
嘉峪关绝大部分的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比如近两年嘉峪关关城的加固维修,但个别景点和遗产要素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和维修,如黑山岩画、魏晋墓砖壁画以及周边的夯土长城等,或者因为处于偏僻地段,或者因为保护技术缺乏等,而疏于保护和管理,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2.3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目前,嘉峪关绝大部分丝路旅游资源已得到开发利用,但由于经济、规划等原因,没能开发成规模化、系统化的旅游产品。已开发的旅游景点的资源组合与开发利用不充分,旅游项目单一,旅游服务以及基础设施较为简陋,使景区的开发利用处于初级阶段。
2.4宣传理念落后,力度不足
丝路旅游的对外宣传、促销工作比较薄弱,宣传理念落后,致使其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没有被发掘。
2.5旅游的配套设施落后
旅游设施、餐饮服务设施、娱乐设施、游购设施、旅游纪念产品品开发等都相对落后,制约了丝路文化旅游业的繁荣。
3.如何开发丝路文化资源
?3.1全民动员,确立保护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
长城及长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全民族的责任和使命。应该把这个观念渗透到每个人心中,使民众从意识和行动中自觉地行使保护与传承的责任。保护才能传承,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发展。
3.2加强长城沿边老民居的保护与发掘
长城沿边老民居是长城历史的见证和记录,青瓦、断墙、斑驳的木门甚至古老民俗都是长城文化的一部分,它记录着中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融合,饱尝了历史浪潮的冲击和雨雪风霜的侵蚀,是我们祖先智慧、文化和精神的体现与传承。尊重和保护他们,是我们对祖先,对自己的尊重。对现存的古居民的抢救与保护,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3.3传承与长城文化有关的诗词、书法等艺术
长城,以其雄伟的气势,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吸引招徕了许许多多的骚人墨客、诗词名家、艺匠画师以及帝王将相、戍卒吏丞、黎民百姓等等为之泼墨挥毫、笔走龙蛇、讴歌咏唱。长城诗词,在我国文学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这里还要特别提出的是长城本身的建筑艺术。
3.4开发与“丝路”有关的民俗文化
传承长城文化,长城沿边的民俗文化是长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俗文化包括手工艺编织品、陶器、丝绸、民族服饰等(例如:手工骆驼,大漠风雨雕等)都是长城文化的一种体现,充分宣传这类旅游纪念品,增强人们对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的通俗理解。
3.5完善相关机制
文化和旅游产业都属于综合性较强、渗透范围广、涉及部门多的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众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只有扶持政策到位,在市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进行文旅融合,充分发挥政府对文旅融合发展的必要职能作用,才能调动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发展“大文化、大旅游”的氛围,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3.6以创新宣传推动丝路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一是在宣传内容上,注重文化资源的灵魂作用。在宣传嘉峪关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凸显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精髓,以“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吸引游客,让旅游推动嘉峪关文化的传播。二是要把旅游要素作为文化旅游的宣传点。要将能够体现嘉峪关文化特色内涵的宣传口号和标识融入各个景区。在景区(点)道路标识、导览牌以及景区入口处和景区内部重点突出嘉峪关旅游口号和标识;在餐饮(吃)、住宿(住)、交通(行)、景区(游)、购物场所(购)、娱乐场所(娱)等服务场所重点体现嘉峪关文化相关内容和特色,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嘉峪关文化旅游形象,让游客从接受服务到参观旅游的任意一点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嘉峪关文化,使嘉峪关文化旅游形象深入人心。
3.7重视特色文化的节庆活动
选择具有特色、富含文化内涵、知名度较高的节庆活动,积极培育,深度开发,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举办中国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以丝路文化为载体,开展文化旅游活动,促进文化旅游的结合。利用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的资源优势,举办航空运动旅游节庆活动,如“国际滑翔旅游节”等,吸引海内外游客。
3.8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演艺及旅游纪念品市场
随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有效融合,产生了文化旅游演出这一新型业态。文化和旅游演出的结合,既展示了嘉峪关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彰显地域文化魅力和影响力,又催生了旅游衍生产品,带动配套服务业的共同发展。把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相结合,也是对这些文化遗产最积极、最有效、最可持续的保护传承方式。(例:大漠雄关演出)
3.9细化市场、明确目标
对嘉峪关的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将有助于投资商避免盲目投资而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有助于旅游企业通过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建立起竞争优势。通过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将会发现还存在尚未满足的顾客群体,从而生产出适合这一群体需求的独特旅游产品。
3.10提升品牌、塑造形象
加强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提升旅游产品品牌质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重点开发旅游精品,加快建设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旅游功能,增设旅游精品线路。
3.11整合资源、凸显特色
整合现有旅游资源,深度挖掘特色资源,重点突出民族历史文化,做好民族风情旅游、节庆旅游。根据嘉峪关气候特点,淡季重点放在整理内部旅游环境,并积极预测旺季旅游市场;旺季做好宣传。
总之,文化与旅游产业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新兴朝阳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当前,嘉峪关文化旅游建设正在全面推进,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对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快培育魅力独特的嘉峪关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是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嘉峪关文化旅游内在品质、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春秘、董宝华、刘莉等.《浅谈秦皇岛沿长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国校外教育》,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出版,年3期.
[2]刘永连.《从丝绸文化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西域研究》,新疆社会科学杂志社出版,年2期.
[3]张旭亮.《丝路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研究进展综述》,《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甘肃人民出版社,年3期.
[4]于志远.《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甘肃人民出版社年7期.
[5]张建伦.《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中国发展观察》,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出版,年5期.
长按识别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白癜风的外用药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yuguanshizx.com/jygszz/2789.html